导读:“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多循“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然仍需结合辨证而立法组方,有是证予是方,不可拘泥。
王某,男,11岁,哮喘。初诊日期:年9月。
哮喘病史3年,主要发作于春秋两季,常因感冒诱发。夜晚喘哮发作,喉中痰鸣,憋气,汗出怕冷,稍咳,咯痰困难,口干,多嚏,鼻流清涕,苔厚白腻,脉细滑。证属痰热郁肺,气阴两虚,肺失宣降。治拟虚实兼顾。
炙麻黄4g,炙射干10g,杏仁10g,炒子芩10g,知母10g,僵蚕10g,法半夏10g,太子参12g,南沙参10g,北沙参10g,功劳叶10g,苍耳草12g,生甘草3g。
经治3日,夜晚哮喘发作减轻,痰液易于咯出;再服3日,咳喘已平。
点拨
“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多循“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然仍需结合辨证而立法组方,有是证予是方,不可拘泥。本案患者病史3年余,每因感冒诱发,素体虚弱,卫表不固,气机不调。此次发病,汗出怕冷,多嚏,流清涕,为虚体外感之象;察其憋气,口干,痰鸣,苔厚白腻,脉细滑,辨证当属痰热郁肺,气阴两虚,肺失宣降。治以虚实兼顾,表里同调,用射干麻黄汤解表达邪,祛痰定喘,佐以清里、益气养阴之品。表里兼顾,取效迅速。
问难
周老,这里“热证”从何体现,如何辨知?
解惑
该病例的临床表现初看汗出怕冷、多嚏、流清涕等,似乎应以寒证为主,至少可以说热象不明显,但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一是该患者哮喘病史已有3年之久,痰湿久郁,易于化热;二是症状表现喉中痰鸣、憋气、咯痰困难、口干。辨证当属痰热蕴肺,以致痰黏难以咯出;肺气宣降不利,喉中痰鸣、憋气;痰热久蕴,必然耗气伤阴,故口干可以是热重和阴伤的双重表现。而且患者年方十一,仍属少儿年龄阶段,为纯阳之体,为病多表现热象,临证即使热象不明显,也可以根据体质特点而从热证治疗。
问难
周老,僵蚕在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解惑
僵蚕一味,属虫类药物,性味咸辛而平,能入肝肺,擅长息风解痉,疏散风热,解毒利咽,袪风止痒,化痰散结,既能祛外风以散风热、又能息内风以解痉挛,用于痰热壅盛的惊痫抽搐、风疹瘙痒、风热头痛、咽喉肿痛等;且可化痰散结,用治瘰疬、痰核,是一味善于祛风痰之药,与哮喘发病机制“风痰为患”相吻合,故是治疗哮喘的要药。结合药理研究,僵蚕能抗过敏,解痉平喘,改善体质,从整体上进行功能调节,故能控制哮喘症状发作。
体悟
本例患者年纪较轻,但病史较长,已有虚象显露。此次发病,标实证较明显。若仅仅解表达邪,予辛散化痰利气之品,恐用药之后,更加耗伤已虚损之气阴,而犯“虚虚”之戒。即使实邪可解,肺虚不能主气,哮喘亦难平息。先生在治疗上善于突破,师古而不泥古,认为哮病的治疗,习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原则,但日久反复发作者,由于痰浊久蕴,气阴耗损,肺脾肾三脏渐虚,肺虚则不能主气,脾虚则生痰贮肺,肾虚则摄纳失常,因此,即使发作期,亦可见到咳喘痰鸣、气短、疲乏、自汗、脉虚无力等正虚邪实之象,此时当虚实兼顾,不可单纯拘泥于攻邪,尤其是大发作有喘脱倾向者,更应回阳救脱,急固其本。据此,对哮喘的治疗提出“发时未必尽治标,平时未必尽治本”的辨证思想,表里同调,虚实兼顾,在化痰定喘,解表祛邪的基础上,佐以太子参、南北沙参等顾护已虚损之气阴。祛邪不伤正,扶正不助邪,以万全之方,固护内外,疗效显著。
作者简介
顾勤,女,年生,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跟随周仲瑛教授临证抄方学习,并开展临床研究,尤其是周老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随师十余年,不仅学到了老师宝贵而丰富的临床经验,也深为导师深厚广博的理论水平,勇于思考、勤于实践、不断探索、严谨求实的治学作风,治病救人、服务大众的高尚品格所折服。
王志英,女,年生。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20世纪70年代末起师从于周仲瑛教授,参与周老主持的“中医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等多项课题研究。近几年来主持“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整理总结周仲瑛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在全国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本文来源于《跟周仲瑛抄方(第二版)》。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跟周仲瑛抄方(第二版)》,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编辑推荐
本书从“跟名医抄方”这个全新的独特视角,以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的高徒随师抄方的第一手完整原始资料为基本素材,由高徒进行整理、加工,尽可能原汁原味地记录、再现随周老抄方的过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充分挖掘、深入剖析周老的临证精髓,特别是周老的辨治思路、方法和技巧,从而让更多的中医学子能如同亲随周老抄方般学习到周老临证的真功夫、真本领,真正掌握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技巧、方法。
END
本文由中医出版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