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传统文化得到重视、中医热逐渐兴起,越来越多非医学专业的朋友对中医燃起了浓厚的兴趣,可又苦于已经毕业,没有渠道无从下手。
本人今天就来谈一谈,非医学专业如何转行中医。
既然打算转行中医,那么医师资格证必不可少,想拿到医师资格证目前有三条途径。
1、中医师承。
想走中医师承的朋友要认真、慎重考虑,要想好自己有没有做好准备,有没有一直走下去的觉悟,否则漫长的学习太难坚持了。
中医师承,顾名思义就是拜师。找一位有收徒资格的中医做老师,并前往卫健委有关部门进行备案,跟师学习3年的时间就可以参加中医师承出师考试,通过考试实习一年后,就可以以中医身份参加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获得助理医师资格考医院、诊所工作。
2、正规学历。
这一方法的难度比中医师承还要大。
如今高考不限制年龄,认为自己有这个学习能力的朋友可以再次报名参加高考,无论是本科还是大专,进入一所院校学习毕业后就能考取助理医师资格证或者执业中医师。
3、确有专长。
这一方法可以说是难度最高的方法,是留给确实有技术的中医师准备的。
许多乡村里有医术高深的老中医,因为年岁已高,无法以常规方式拿到医师资格证,这个时候只需要参加卫健委有关确有专长的审定考核工作,通过后可以直接拿到医师资格证。
但国家对确有专长的定义十分之严。
这三种方式难度由低到高,不过又适合不同的中医爱好者人群。
学生,还有学习能力、学习机会的话选择正规学历是最优解。但是对大多数已经毕业、工作的朋友而言。最适合的却是中医师承。
既然要说中医师承,那么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找到师承老师?
根据本人自己的了解,师承的老师只要符合资质、年限那就都可以。
可以是自己认识的、朋友介绍的,也可以是第三方培训机构介绍的。
不过在找老师时要再三考虑清楚,要想好自己更喜欢的临床方向,是中医妇科还是内科,或者是外科。虽说中医海纳百川,但老师总有擅长,面对自己更有兴趣的方向,学习起来自然效率也更高。
如果运气好一些,找到较为传统、医术又高深的师父,那将是你的幸运。中医讲究师承,传统的师父不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师承关系,古人所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毫不夸张。
出师考核要考哪些内容?
基本上,一共两个部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理论考试就是笔试,包括中医基础、中医问诊、中药、方剂四门课程。
实践考试又有两个考试,一个是临床实践,一个是中医临床答辩。临床实践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五门课程内容。
答辩不用多说,形式和本科答辩一样。
出师后就可以行医、开诊所了吗?
出师后不可以直接行医、开诊所的,也没有独立处方权。
师承出师之后先实习满一年才可以参加助理医师考核,通过考试后可以去医疗机构工作,在乡镇级别的医疗结构有处方权。
工作满5年以后,可以考执业医师,通过执业医师考核才可以在任一级别的医疗机构独立给别人开处方,再过三年即可自己开诊所。
另外,师承有3年和5年,5年出师后可以参加确有专长考试,通过后可以直接行医,有独立处方权,也可以开诊所,不过行医只能在师承的专场技能内行医。
(例如,师承为治疗咽炎,那么就只能治疗咽炎。)
总而言之,学习中医是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仅仅是想拿个证作为谋生的手段,本人并不建议。
没有爱好、没有热情是绝对很难坚持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