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治病救人30年,仍不敢称自己是医

北京痤疮防治医院 http://pf.39.net/xwdt/210311/8736637.html

如果说中医高手在民间,这话一点都不假。中医来源于民间,服务于民间,也发扬于民间,在与病人、与临床的贴近程度上,民间中医当仁不让。

但是,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和要求进一步的增多,考证变成了不少中医人心中的问题。

有的人是师承,有的人是家传,更有人因热爱中医,半路出家,进行学习,反而这样的人,因为思维不受局限,首先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反而会摸索出更加有效的特色治疗方式,形成自己的专长。

这样的人,对治病救人有着一腔热血,甚至不图财的情况下,现在想要内心毫无负担的行医,反而变得艰难。

来自浙江衢州的汪云生先生,便是这样一个人。

汪云生先生是常山招贤镇的一名普通农民,因酷爱中医,自学30年,摸索出一套非常有效的经络按摩手法。

他为何如此热爱中医,又为何愿意行医呢?

因为在汪先生年少时,有一次出现了严重的腰痛,而且头上也鼓起了包,疼痛难忍。但因家中条件不好,村中又缺医少药,在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下,他想到了中医药。

因此,他自己开始到镇上找中医书看,照着树上的方子上山采草药,采不到的再去买,就这样开始自己给自己治病,也真的就这样治好了。

这次经历不仅仅让他恢复了健康,也让他爱上了中医,平时只要有时间,便看中医书,只要外出,便去找中医书。他开始能给家人和朋友看看病了。

后来,汪先生开始摸索人体经络方面的问题。认为如果堵住,便会造成不适,并可能进一步引起疾病,因此疏通是个重要的环节。他总结出一套“经络通则百变散”的体系,并运用到治病实践中。

汪先生行医看病纯粹是爱好,不为名也不为利,只为给人治好病的成就感,虽然想要为更多人治病,却也曾因为“非法行医”被处罚过,而退缩了。

没有正式上过医学院,只有小学毕业的汪先生,既没有师父,也没有医师执照,即使治病效果好,也不敢称自己为医生,甚至会自嘲自己是“非法行医”。

一个医疗技术和医德都非常好的人,但本身年龄已经较大,如果当年要去考执业医师证,必然是考不下来的。因为没有证,他没有答应去杭州、上海的私人医疗机构就诊,也不敢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病人,现在手里拥有技术,却觉得有些无用武之地。

汪先生的朋友都建议他要把手艺传下去,更多人学会,让更多人受益。可是汪先生找到合适的徒弟难,能坚持学习下来的人少,自家的孩子上学也没去学中医,怕会失传,甚至想要直接通过媒体的帮助,将技术直接贡献给国家相关部门。

这样的民间中医,作为真正的医者,并没有证件,甚至并不靠医术谋生,但又因为确有疗效,在病人间口口相传,造福一方。

这样的人,应该受到保护和优待,而不是一刀切的非法行医。

而现在的专长医师考试,虽然取消了不合理的笔试环节,但在报名推荐上的要求上,是否应该再进行变化?

比如在很难找到推荐医师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变化成提供更多有效患者的病例,同时接受查访?

在现阶段考证才能行医的刚需前提下,条件的变化是我们对于政策的期待。

而保护汪云生先生这样的民间中医,是极有意义的,因为他对于中医是认真的。在他简陋的、上世纪初建造的老房子中,汪先生觉得,家中没什么宝贝,只有这些医书才最珍贵。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qiangbuxi.net/zyzx/96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