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历每年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4-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名句,正是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三候
我国古人将清明划分为三候,分别是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一候,桐始华;桐,是指白桐花。意为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春来万物复苏,到清明时节,阳气更盛,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或许,在古人心中,白桐花开的日子稍微迟一些,恰好又在清明之时,所以才以此作为清明节到来的标志。
二候,田鼠化为鹌;鹌,是指鹌鹑类的小鸟。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田鼠为至阴之物,鸟为至阳之物。此语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可见,春日里的草长莺飞之景象,是顺应了大自然的变化。
三候,虹始见;虹就是天上的彩虹,说明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出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候,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清明节气养生
01
清明户外踏青
此时节的中后期会清静明法的气候了,人们宜随着明媚的阳光的到来而多到户外运动,如晨运、登山,古人之“踏青”(即郊外运动)也是指在这段时间进行的,且宜加大运动量。
02
饮食规律,低盐多蔬果
饮食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宜少吃羊肉等酸性食物,可适当“增甘”即多食甜食,顺应春天养生生机。肥胖者宜相应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对老年高血压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相应增加钾的摄入,如多食用蔬菜、水果类食品。以上这些同样也是健康人群要注意的。
03
注意“病从口入”
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痕、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共场所,尤为注意“病从口人。
04
清明养生“明前茶”
著名明代大医家李时珍在清明时节养生中最推祟的是品茶,尤其是“明前茶”。“明前茶”是指每年清明前采摘加工的新茶,有养肝清头目、化痰除烦渴的功效。俗话说“春眠不觉晓”,饮用“明前茶”则有提神醒脑之功,如李时珍所说的“茶苦而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宜饮茶为单枞、铁观音、龙井和花茶等。此时节也是胃肠容易不适之时,近年人以三花奶冲普洱茶的方法来健肠胃,有胃病的人不妨一试。
05
忌食“发物”
此节气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蜇、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宜食物有梗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鹘鹤、鹅肉、蚌肉、螺顿、鸡蛋、韭菜、芜西、芮笋、淮山、苹果、橘、马蹄、梨、桃、樱桃等。
06
心情舒畅,动中有静
同时这个节气又是高血压的易发期,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如太极拳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避免做负重性活动,以免引起屏气,而引起血压升高。
清明节气推拿
清明节气推拿时间:
年4月3日、4日、5日三天。体质弱的孩子可以在4月2日-6日连续五天进行推拿调理。
清明节气推拿手法:
使用妙仙堂+混合一起沿背部督脉、膀胱经来回推之(平补平泻),着重下推背部肝俞,横推背部脾俞。
药食同源搭配:
蒲公英保宝宝包
微量元素搭配:
妙仙堂新升级钙多膳+妙仙堂新升级铁多膳,疏肝理气促生长!
妙仙堂全新升级的保宝宝包,药食同源破壁粉加上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和燕窝酸,给宝宝四重保护,让宝宝免疫提升,身体强壮,妙仙堂保宝宝包为宝宝健康保驾护航!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