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院教育不仅恢复中医师承教育,还搭建中医人才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的桥梁,在培养中医临床实战人才的基础上孕育理论与临床并举的大医生。近日,首届中医书院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人员围绕中医书院发展建言献策。
本期本草大咖谈,听灵兰书院院长蔡仲逊讲述新时代需要新医者--灵兰书院八年探索心得。
中医新医者的内核
蔡院长强调这个时代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新的中国医者呢?他一定是一个抛弃了中医和西医门户之见,只是客观的站在一个医者的角度的立场,不困惑不偏执去研究医学的医者形象。我们经常在讨论说新的时代需要整个中医药产业要进行升级,国家也在倡导中医药产业要进行升级。中国急需具备“中国内核”的人才,医者的“中国内核”是什么?这个内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容、智慧的中医思想,灵活妙用,就地取材的中医手段,是未来医学体系的“魂”。
蔡院长表述医学是文化的显学,医者是文化输出的一线人员,医者是产业人才的核心人群,医者升级了,其他人才自然跟着升级。新时代需要新医者,中国医者最大的优势,恰恰是中国有中西医两套医学体系,这也是人民之福。蔡院长表示没有中医的精神,中药也是西药;有了中医的思想,柳叶刀就是“第十针。
互联网时代书院教育
蔡院长表示现在是一个新时代,是互联网信息化科技时代,我们可以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