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余鉴有求必应的声乐ldquo老中医

原文刊载于《歌唱艺术》年第7期

在中国诸多的声乐名家中,他并不是最著名的,但是他却用自己几十年的歌剧演唱实践,以及在意大利十余年的学习、实践的经验总结,成就了中国声乐界诸多歌唱家,其中不乏在中国乃至世界赫赫有名的大牌歌唱家。当得益于他指教的歌唱家或圈内外朋友对他竖起大拇指时,他只是笑呵呵地半调侃半认真地说:“我愿意成为中国声乐圈子里有求必应的‘老中医’。”他,就是上海歌剧院资深歌剧表演艺术家、旅意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饶余鉴。

年轻时,我曾就职于中央民族乐团,在那里任独唱演员,整天跟民歌、民乐打交道,一干就是十年。对于年轻人来说,有机会在院团的公演中担任独唱,特别是与近百人的民族乐队合作,那真是特别幸福的一件事。所以,我对民族乐队演奏的曲目也了解了很多,其中不乏像《骊山吟》这样的名作,更知道作品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作曲家、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饶余燕,但那时并不知道他正是男高音歌唱家饶余鉴的哥哥。正是受到作曲家哥哥的影响,饶余鉴才走上了音乐之路,开始了他的歌唱人生。

与很多歌唱家的经历相仿,在中央音乐学院几年的大学学习给我打下了音乐和歌唱的基本基础,但是高音演唱技术直到我毕业乃至毕业后的若干年都没能如愿地得以解决,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曾四处求师。

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听说过饶余鉴这个名字,但是真正知道他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意大利米兰我找到了这位歌唱家的踪迹。回国执教后,由于饶余鉴老师的演唱及教学光盘的流传,我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qiangbuxi.net/zyzix/6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