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咳喘医案

导语

咳喘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若不及时治疗,病势加深则后果严重。名老中医是如何做到准确辨证用药治疗咳喘的?看完本文名家治疗咳喘验案,你就会明白。

施今墨医案

一诊:

喘息经常发作已有三年,秋冬较重,夏日略轻。发作时咳喘、心跳、痰吐不利,呼吸有水鸣声,胸部胀满而闷,不能平卧,影响食眠。最近一年来病情增剧,医院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每日服用氨茶碱片。

舌苔白稍腻,六脉均滑。5日

辨证立法:

经云“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痰湿壅阻,肺气不降,以致呼吸不利,咽喉有声如水鸡之鸣。治宜降气、定喘、止嗽、化痰法。

炙苏子6克,莱菔子6克,枇杷叶6克,炙紫菀6克,白芥子3克,半夏曲10克,炙麻黄1.5克,嫩射干5克,炙甘草3克,细辛1.5克,五味子5克,云茯苓10克,云茯神10克,炙前胡5克,炙白前5克,陈橘红5克,陈橘络5克,葶苈子(大红枣5枚去核同布包)6克

二诊:

服药五剂,第二剂后诸症逐渐减轻,痰涎排出较易,呼吸畅利无声,胸部胀满尚未全除,已能平卧但睡不实,饮食乏味,大便二、三日一行,脉滑,拟原方加减。

薤白10克,炙紫菀6克,葶苈子(大红枣5枚去核同布包)6克,全瓜萎25克,炙苏子6克,苦枯梗5克,枇杷叶6克,炙前胡6克,炒枳壳5克,半夏曲10克,炙化红6克,嫩射干5克,炙麻黄2克,炙甘草3克,莱菔子6克,白芥子3克,细辛1.5克,五味子5克

三诊:

服药四剂,喘息基本消失,呼吸平稳,痰诞减少,胸满亦爽,食眠均有好转,大便虽通而不畅,脉象由滑转缓,病甫向愈,尚须当心护理。

细辛1.5克,五味子5克,炙苏子6克,炙化红6克,莱服子6克,白芥子3克,炒枳壳5克,枇杷叶6克,葶苈子(大红枣5枚去核同布包)5克,苦枯梗5克,半夏曲10克,白杏仁6克,冬虫草10克,淡苁蓉15克,野党参6克,炒远志10克

喘息之症,其因甚多,病情变化亦甚复杂,但治疗之法不外未发时以养为主,既发时以祛邪为先。临床切须辨明邪正消长情况,分清主次,灵活用药。

本例处方以葶苈子大枣汤泻肺消胀,三子养亲汤和射干麻黄汤治咳平喘,止嗽散止嗽化痰,瓜萎、薤白为治胸部胀满常用药物,桔梗与枳壳行气,一升一降俾收理气开胸之效。

先用降气定喘、止嗽化痰以去邪,最后始用冬虫草补虚养肺,苁蓉强壮益肾润便,党参助气益肺,远志益心祛痰,以期根除夙疾。

刘渡舟医案

张××,男,40岁。患气喘病多年,每当发作之时,自服“百喘朋”能缓解症状。此次犯病,发作严重,又来求取“百喘朋”。当问及为何不愿服用汤药时,才知道原先曾服中药无数,但未见效果。经过反复劝说后,同意服汤药一试。症见喘咳痰多,脉弦,舌苔水滑。观其面色黧黑,辨为寒饮内伏,上射于肺的小青龙汤证。

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6克,五味子9克,半夏9克,白芍9克,炙甘草9克

服药二剂后喘咳明显好转,转用茯苓桂枝杏仁甘草汤加干姜、五味子又服三剂,喘咳得以基本控制。

小青龙汤是张仲景用来治寒饮咳喘的一张名方。或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或膈间有支饮,凡属寒饮内伏,上射于肺所敛咳喘,皆有明显功效。

本方合干姜,细辛及麻、桂于一体,辛烈走窜,虽然药力峻猛,但只要掌握好辨小青龙汤证的几个环节,临床运用则效如桴鼓。

(一)辨气色:寒饮为阴邪,易伤阳气,胸中阳气不温,使荣卫行涩,不能上华于面,患者可见面色黧黑,称为“水色”;或见两日周围有黑圈环绕,称为“水环”;或见头额、鼻柱、两颊、下巴的皮里肉外之处出现黑斑,称为“水斑。”

(二)辨咳喘:或咳重而喘轻,或喘重而咳轻,或咳喘并重,甚则倚息不能平卧,每至夜晚加重。

(三)辨痰涎:肺寒津冷,阳虚津凝,成痰为饮,其痰涎色白质稀;或形如泡沫,落地为水.或吐痰为蛋清状,触舌觉冷。

(四)辨舌象:肺寒气冷,水饮凝滞不化,故舌苔多见水滑,舌质一般变化不大,但若阳气受损时,则可见舌质淡嫩,舌体胖大。

(五)辨脉象:寒饮之邪.其脉多见弦象,因弦主饮病;如果是表寒里饮,则脉多为浮弦或见浮紧;若病久入深、寒饮内伏,其脉则多见沉。

(六)辨兼证;水饮内停,往往随气机运行而变动不居,出现许多兼证,如水寒阻气,则兼噎;水寒犯胃,则兼呕;水寒滞下,则兼小便不利;水寒流溢四肢,则兼肿;若外寒不解,太阳气郁,则兼发热、头痛等症。

以上六个辨证环节,是正确使用小青龙汤的客观标准,但六个环节不必悉具,符合其中一两个主证者,即可使用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疗重证寒饮咳喘,疗效卓著,屡用屡效。但此方辛烈峻猛,能伐阴动阳,下拔肾根,用药必须中病即止,不可久服。根据《金匮要略》中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用苓桂剂善后疗效理想。

来源:华医世界,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白癜风初期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qiangbuxi.net/zhdzy/2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