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湿热蕴结肝胆,肝胆疏泄失职,气机郁滞,而成腹痛。胆结石为湿热互结于胆,湿热去则瘀无所结。此外,患者有夜尿频,阴囊潮湿等应湿热下注、肾阳亏虚之证,故药用菟丝子、狗脊、续断以补肾助阳。
黄某,男,46岁。
年06月22日,患者右上腹不适2个月余。
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不适,食后加重,自服施林等药物,症状无明显缓解,听闻谢晶日教授治疗腹病疗效显著,遂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现右上腹部不适,食后加重,大便稀,每日1~2次,夜间时有小腿部抽搐,舌质暗红,黄白腻苔,脉沉弦。
年06月22日,生化示:碱性磷酸酶.6(↑)。肝功示:TBLL24.7(↑),DBIL7.7(↑),IBIL17.0(↑),乙丙肝:HBGAG(-)0.01,HCV(-)0.12。腹部彩超示:肝内胆管炎多发结石(较大0.5cm),胆囊壁回声轻度改变。肠镜示:结肠黏膜未见异常。
患者由于湿热蕴结肝胆,肝胆疏泄失职,气机郁滞,而成腹痛。湿邪困脾,脾失健运,故大便稀;肝主筋,筋脉失养,故抽搐;舌质暗红,黄白腻苔,脉沉弦,亦为肝胆湿热之象。本病病机为肝胆湿热,病情一般,治疗得当,预后良好。
中医诊断:病:腹痛;证:肝胆湿热。
西医诊断:肝内胆管多发结石。
疏肝健脾,利胆燥湿。
患者辨证为肝胆湿热之“腹痛”,治疗以疏肝健脾、利胆燥湿为原则,自拟方如下:
柴胡15g郁金15g苍术20g三棱15g
莪术10g佛手10g砂仁10g焦白术20g
鸡内金15g薏苡仁35g金钱草35g苏子15g
15剂。每日1剂水煎服,mL早晚温服。嘱其调情志,避风寒,节饮食,勿过劳。
中药服用15剂后复诊,患者自述面色少华,形体适中,大便不成形,每日1~2次,右上腹稍有不适,舌质暗红,少许白腻苔,脉沉弦。原方加威灵仙15g,继续服用15剂以巩固疗效。
患者自述面色少华,形体适中,夜尿频,服药后右上腹不适好转,阴囊潮湿发凉,大便稍成形。上方加菟丝子30g、狗脊15g、续断15g,继续服用20剂以巩固治疗。
随访2个月症状基本消失。
该患者为湿热蕴结肝胆,肝胆疏泄失职,气机郁滞,而成腹痛。谢晶日教授指出该病病机为肝胆湿热蕴结。方中金钱草、郁金利胆除湿;三棱、莪术软坚散结;焦术、薏苡仁健脾燥湿;柴胡、佛手疏肝理气。湿祛热散,肝气得舒,脾气得健,气机条畅,则腹痛减;脾健得以运化水谷,则大便正常;肝气得舒,筋脉得养,则搐止。谢晶日教授认为,胆结石为湿热互结于胆,湿热去则瘀无所结。此外,患者有夜尿频,阴囊潮湿等应湿热下注、肾阳亏虚之证,故药用菟丝子、狗脊、续断以补肾助阳。
名家简介
谢晶日,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国家名老中医指导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带头人,全省中医消化病重点学科带头人。在学术思想及治疗方法中,谢晶日教授一直以“天人相应,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宏观及微观相结合的辨证分析方法,以君臣佐使、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相结合的用药原则,结合自己实践和多年科研思维方法为治疗经验,逐渐形成了独到的“心脑相应”的感悟和经验。
本文来源于《谢晶日教授肝脾论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辑选》。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谢晶日教授肝脾论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辑选》,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了谢晶日教授“肝脾论”学术思想,选录了谢晶日教授从医几十年来的临床治病经验,包括疾病概论、学术争鸣、经验发挥、辨证治法、临证思维、结语等内容。此外,还介绍了谢晶日教授的方药心得、验案撷英精选、治学经验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