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把画面塞得很满,没有呼吸空间。持有这种想法有异同观点:表现突出主体、让形象丰满,能展现细节,大才吸引眼球。还有认为微距就是这样拍的。
二、贪多构图不简约,主体不明确。持有这种想法的,都恨不得把整个荷塘全搬进画面。芸芸众美你独爱谁?莫非也想效皇阿玛弄个三宫六院?
三、贪仿照葫芦画瓢,过度地复制别人。以为这样学得很快,能速达成功。摄影是积累,指的是艺术修养的提升,不是单指拍攝数量和经验复制。
四、贪巧依赖炫技,靠堆巧修饰,美感表达不足。在基本功不牢实,审美存在缺陷的阶段,不合时宜的技巧泛滥或后期,更加速了美感的空洞。
五、贪全主题不明确,表达不清晰,没有中心思想。主题就是你的想法,你的内心。是你想表达或所渲染的一种情绪。主题不凝聚,形就散了,神也散了。六神无主,必拍花眼,必无重点地乱拍,拍攝成为到此一拍的纪念。
六、无画美学天资修养不够,艺术悟性不足,不知学习是提升X格,只有一知半解。多数存在认识障碍:笔墨绘画无非是将墨水染黑白纸,摄影也就是简单按下快门的完事。后期会改变真实。
七、无韵语言诗性不足,不能触景生情,没有留下艺术想象的空间。荷花拍攝最体现作者的艺术修养,画家是把心里的影像重现出来,摄影师是把内心情绪借用影像形式表现出来,艺术总是异曲同工的。
八、无力情绪有了,视觉冲击力也有了,但无病呻吟,吸引力不足。没有新意的原因是观念守旧,思维创新能力不足。形式重复就没有新意,审美总在雷同中轮回。
九、无神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影像来自形实而升华于形实。悟性欠缺,没有表现欲望,想象贫乏,感染力不足。你的思维在第几象限游离?没有产生诗性的大脑,对艺术而言是绝望。好作品是靠想出来的,不是拍出来的。
十、无神拍到一定程度,就产生心理虚伪,观念固步自封,缺乏对形象再塑造的艺术观。
后期是摄影构思实现的过程,不是完善色彩的修正工具,而是艺术境界。艺术想象本身就是幻想,心象要借现实的壳来表现,来写心象之神。神本是幻,不需要逼真,后期是摄影师更广的表现空间。境界是艺术现象,是一种形态,一种阶段,否认就否定了艺术。
小编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