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热播剧老中医,你看懂了吗之六

随着《老中医》剧情的发展,讲述的中医知识也越来越多。在电视剧第21集,有个女患者结婚一年多了,却怎么也怀不上孩子,于是找赵闵堂大夫看病,可是赵大夫怎么也找不到脉,只能装病,找吴雪初大夫求助,然而吴大夫同样也找不到,无奈赵闵堂老婆找了高小扑帮忙,最后小扑在女患者的手背上找到了脉。

看到这,大家肯定很奇怪,脉怎么会跑手背上呢?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医脉诊,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医。

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之一,是中医重要的诊断方法。

切脉的部位可分为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三种。

遍诊法:遍诊法即《素问》三部九侯法。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每部又各分天地人三候,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侯法。因为应用不便,后世不多用。

三部诊法:首见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即颈部的人迎、双上肢的寸口和足背的扶阳三脉。分候胃气与十二经之气,亦有加诊太溪以候肾气。

寸口诊脉法:寸口位于脘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所在部位。寸口诊法始见于《内经》,详见于《难经》,推广于晋代王叔和的《脉经》。由于寸关尺配属脏腑历代说法不一,目前临床常用为: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左尺候肾与小腹;右尺候肾与大腹。目前广泛使用寸口诊脉法。

切脉时病人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与同一水平,直脘,手心向上,并于腕关节背垫上脉枕。

《内经》认为清晨是诊脉的最佳时间,因为清晨尚未饮食及活动,体内外环境较安静,气血经脉所受干扰最少,故容易诊得病人真实脉象。虽然在临床实际中不可能都实现,但诊脉前病人现休息片刻,使呼吸调匀,气血平静,同时保持诊室安静,有利于医生体会脉象。

切脉时食指按寸脉部位,中指按关脉部位,无名指按尺脉部位。三指呈弓形,指头平齐,指目接触脉体,因指目感觉灵敏。布指疏密与病人的身高相适应。

正常脉象即平脉,表现为三部有脉,一息四至(相当于60-9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力。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的正常变化。

小儿寸口脉部位狭小,不能容纳三指,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而不细分三部。三岁以下的小儿,可用望指纹代替切脉。

《三指禅》曰:“间有脉不行于寸口,由肺列缺穴,斜刺臂侧,入大肠阳溪穴,而上食指者,名曰反关”。

少数人桡动脉走向异常,脉可不显现与寸口,如有的显于寸口的背侧,名曰“反关脉”;有的从尺部斜向手背,名曰“斜飞脉”;还有出现于腕部其他位置的,都是生理特异的脉位,不属于病脉。

剧中赵闵堂大夫和吴雪初大夫都没有在女患者的寸口找到脉,而高小扑在其手背找到了,所以该女患者的脉为生理特异的脉位。









































元旦白癜风患者吃什么好
元旦治疗白癜风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qiangbuxi.net/lzy/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