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千年有仲恺这些名人和大事,TOP20

白癜风治疗 http://www.zgbdf.net/m/

你知道吗,

我们这座叫做“惠州”的城市,

今年是她得名年了!

你可知道,

脚踩的这片热土,

出过多少历史名人,

发生过多少历史事件?

知之深爱之切,

知其史爱更深。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惠州历史发展的轮廓和

惠州城市文脉的重要节点,

增加对惠州的文化自信,

助力国内一流城市建设!

惠州千年百位名人

惠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自惠州得名年以来,

涌现出许许多多挺立潮头的历史名人。

这些历史人物,

是我们惠州的光荣和骄傲,

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精神资源。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梳理出

惠州得名后年来的位历史名人,

一起来看看你知道的有几个~

特别提醒,

仲恺有这廖仲恺、廖梦醒、廖承志

等几位名人入选了哦!

陈尧佐(-年)

字希元,四川阆中人。历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惠”。宋咸平二年(年)任祯州太守,康定元年(年)以太子太师致仕。他是首位大力宣传惠州、促进惠州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宋代名相。

陈偁(-年)

字君举,福建沙县人,谥号“文惠”。宋治平三年(年)任惠州太守,勤政为民,开发丰湖,筑拱北堤。他在全国率先提出城市“八景”的概念——“惠阳八景”,使惠州西湖跻身广东名胜。

苏轼(-年)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北宋大文豪。宋绍圣元年(年)贬谪惠州,寓惠两年七个月,在惠州留下近首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作于惠州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更是成为宣传岭南千古不易的广告词。苏轼在惠州立下辉煌功业和留下的人文精神,使得惠州人民永远纪念他。

邓守安(生卒年不详)

字道玄,宋代罗浮山道士。宋绍圣三年(年),在苏轼的帮助下,邓守安始作东新浮桥,浮桥建成后成为联结两城的交通要道。他还向苏轼推荐了修建广州“自来水”的设计方案,被誉为自来水的发明者。

唐庚(-年)

字子西,四川眉州人。宋绍圣元年(年)进士,大观四年(年)受党祸所累,贬谪惠州。寓惠期间与惠州“三善士”相互唱和,著歌诗杂文余篇,为惠州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罗从彦(-年)

字仲素,史称“豫章先生”,福建南平人。宋绍兴二年(年)任博罗县主簿,在罗浮山创建钓鳌书院,讲学著述,汲取“二程”理学体系精华并发扬光大,从而形成了以朱熹为代表的师承四代的闽学一派,奠定了罗浮山“道学之山”的地位。

陈鹏飞(-年)

字少南,浙江永嘉人,宋代经学大师,与苏东坡、张子韶合称宋代“注经三杰”。宋绍兴十四年(年)贬谪惠州,虽老病交加,仍开坛讲学,育人不倦,惠州张宋卿、留正等皆出其门。在惠州病逝后,其后人定居桥东铁炉湖。

张宋卿(约-年)

字恭父,又字恭甫,惠州博罗人。以省元(尚书省试第一名)登绍兴二十七年(年)进士,官至肇庆太守,宋高宗所称“鲠亮切直者”。史志称“惠之才人至宋始著闻,盖自古成之起河源,张宋卿起博罗,遂为南粤倡”。

留正(-年)

字仲至,原籍福建泉州,出生于惠州归善。宋绍兴三十年(年)以归善籍举进士,淳熙十六年(年)任右丞相,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宋孝宗赞其为“真宰相也”。后擢少保,观文殿大学士,封魏国公,病逝后赠太师,谥“忠宣”。

陈楠(?-年)

字南水,号翠虚,惠州博罗人。他以道法行世,主张济世利民,奠定了“内丹为体、雷法为用”的神霄派道法体系,继张伯端、石泰、薛道光之后成道教内丹派南宗四祖,并通过弟子白玉蟾而最终在罗浮山确立了道教内丹南宗神霄派的主导地位。

刘克刚(-年)

字处和,福建莆田人。宋宝祐二年(年)任惠州太守,创惠民局,改聚贤堂为丰湖书院,延福建名士郑濬甫首任山长,弥留之际仍捐千缗以增学田。丰湖书院成为宋代广东四大书院之一,刘克刚居功至伟。

廖金凤(-年)

字叔祥,惠州龙门人。南宋开庆元年(年)进士,后投笔从戎,率兵抗元,战绩显著,累官太尉。他是惠州历史上品级最高的军事长官,宋亡之际曾率军驰援崖山,惜无力回天。

王度(-年)

字子中,惠城江北人。明洪武二十二年(年)被荐举入仕,追随一代大儒方孝孺。参与“靖难之役”,因辱骂永乐帝朱棣,被施以族诛之刑。嘉靖四年(年),王度入祀孤忠祠,他被明代岭南大儒黄佐誉为入明后岭南第一位忠烈之士。

吴高(-年)

字志高,惠州城区人。明宣德八年(年)中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员外郎,擢福建参政。退休后幅巾杖履,徜徉山水间,写尽惠州风物,为惠州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

何歆(-年)

字子敬,别号榕溪先生,惠州博罗人。明弘治六年(年)成进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左参政。官徽州知府时,着力治理火患痼疾,发明民用封火墙并全面推广,此举被公认为中国消防史的一大奇迹。封火墙也因此成为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

张津(-年)

字广汉,博罗罗阳人。明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卒赠南京户部尚书。官建阳县令时撰联“宽一分,民受赐一分;取一文,官不值一文”以明志,其廉政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湛若水(-年)

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增城人。明代岭南大儒,与王阳明齐名。少年时期在惠州生活学习,累官至兵部尚书。致仕后在罗浮山创建朱明书院、青霞书院与天华精舍,讲学不辍,岭南士子从者甚众,使罗浮山成为当时的广东学术中心。

翟宗鲁(-年)

字一东,别号涵江先生,博罗园洲人。明嘉靖十年(年)中举人,官广西融县知县,上司赞“得一贤令,胜百万师”。他是明代中晚期著名的广东教育家之一,被清初岭南大儒屈大均誉为岭南六位善司教者之一,与海瑞并名。

利宾(约-年)

字用卿,惠州城区人,“惠州晚明四御史”之一。明嘉靖元年(年)中举人,累官至湖广参议。任监察御史期间,铁面无私,参劾兵部尚书张瓒、礼部尚书严嵩、工部尚书甘为霖等19名大小官员,声震朝野。

曾守约(-年)

字子如,惠东平海人,“惠州晚明四御史”之一。明嘉靖八年(年)中进士,历任江西道监察御史、广西巡按等,累官大理寺右寺丞。任山陵监工御史时,弹劾定侯郭勋挥霍公款,为山陵工程费用“省不下数十万金”。

车邦佑(年-?)

字翊卿,博罗泰美人,“惠州晚明四御史”之一。明嘉靖十四年(年)中进士,迁浙江道监察御史。不避权贵,弹劾武定侯郭勋贪赃枉法,并将其绳之以法。原府城四牌楼有为他而建的牌坊,正面刻“四奉敕命”、背面刻“世命国恩”。

叶萼(生卒年不详)

字韡夫,别号浮谷,惠城下角人,“湖上五先生”之一。师从著名理学家薛侃,明万历四年(年)以恩贡任浙江严州府教谕,辞官后讲学天泉书院,著作甚丰。晚明岭东寇乱甚炽,与李学一上疏力主剿匪,惠州积寇二十年始平。

叶梦熊(-年)

字男兆,号龙塘,惠州城区人,“湖上五先生”之一。文武兼备,明嘉靖四十四年(年)进士,累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平宁夏哱拜叛乱,总督三边军务,期间发明“叶公神铳”,威震边塞。

叶春及(-年)

字化甫,号石洞,惠州城区人,明代方志学家,“湖上五先生”之一。明嘉靖三十一年(年)举人,官至江西司郎中。任惠安知县时,清正廉洁,治绩为当时第一,编修的《惠安政书》被誉为“历史上罕见的一部县长施政笔记”。

李学一(-年)

字万卿,惠州城区人,“湖上五先生”之一。明隆庆二年(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累官苑马寺卿。晚明年间,惠州山海之寇并烈,民不聊生,李学一与叶萼不畏艰苦,请朝廷发兵讨岭东寇,保惠州一郡平安。

杨起元(-年)

字贞复,号复所,惠州城区人,“湖上五先生”之一,邑人尊其为“盛世文宗”。明万历五年(年)中进士,累官至礼、吏部右侍郎摄二部尚书事。他是阳明心学殿军人物,著作宏富,被誉为晚明“时文八大家”之一,谥号“文懿”。

黄流芳(-年)

字若瓒,博罗罗阳人。明万历十七年(年)中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右参政,为官有贤声。在职期间,两台使“每疏荐,必以先生为循吏第一”,堪称一代名士。

张萱(-年)

字孟奇,号西园,博罗罗阳人。他是晚明史学界颇有声望的史学家,是权威的图书版本目录学家和藏书家,是工于丹青的画评家,甚至是岭南地区发展戏剧曲艺的先驱人物。著书之多,堪称岭南翘楚,被清代大儒梁鼎芬誉为“粤中大儒”。

曾舜渔(-年)

字泽卿,博罗罗阳人,“惠州晚明四御史”之一。明万历二十六年(年)中进士,累官广西按察司副使。任山西道监察御史,不附权贵;出视河东盐政,革除弊政,后世称其治盐功业“永为百世致治者之懿范”。

韩日缵(-年)

字绪仲,号若海,博罗罗阳人。明万历三十五年(年)中进士,累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充经筵讲官兼实录馆总裁,纂修《明熹宗实录》,人称“一代帝师”。卒后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恪”。

释函可(-年)

本名韩宗騋,博罗罗阳人。晚明礼部尚书韩日缵长子,明末清初高僧,关外禅祖,岭南著名诗人。清顺治五年(年),因撰《再变记》触犯满清忌讳,被流放关外,成为清代文字狱受害第一人。

行森(-年)

号茆溪,俗姓黎,博罗罗阳人,明末清初高僧。明崇祯三年(年)遁身空门,先后参拜高僧雪峤圆信、玉林通琇。因清顺治十七年(年)遵旨为顺治帝剃度而声名大噪。清雍正十一年(年)被追封为“明道正觉禅师”。

姚子庄(年-?)

字瞻子,号六康,惠州城区人,明末清初岭南著名诗人,与程可则、廖文英、梁佩兰并称“岭南四家”。明崇祯六年(年)中举人,“永历八庶常”之一。明亡后,任安徽石埭知县,为官清廉,积德行善,人称“东粤名宿”。

龚章(-年)

字惕恃,号含五,惠州城区人,清初岭南著名书法家、诗人。清顺治十七年(年)高中解元,康熙十二年(年)进士及第,授翰林检讨,其诗“追求俊伟刚直”,书法成就堪称岭南“竹本派”书法家中最有成就者。

王煐(-年)

字子千,号盘麓,又号紫诠,天津宝坻人。清康熙二十七年(年)任惠州知府,勤能廉洁,与民休养生息,重建丰湖书院,提倡“山水有助人文”,尤其重视振兴地方人文教育,被邑人誉为“贤太守”。

陈复正(-年)

字飞霞,惠州城区人,清代著名医家。潜心钻研医经典籍,推崇《内经》《神农本草经》,学成后云游四方,悬壶济世。精于幼科,著有《幼幼集成》六卷,多年来刊印不断。

伊秉绶(-年)

字组似,号墨卿,福建汀洲人,清代名臣,著名书法家。清嘉庆三年(年)出任惠州知府,裁汰陋规,政声卓然,被誉为“廉吏善政”。嘉庆五年(年)迁建丰湖书院,聘请岭南才子宋湘任山长,对振兴惠州人文作出了杰出贡献。

何南钰(约-年)

字相文,博罗人。清嘉庆四年(年)进士,选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累官至云南临安府知府。归粤后,主持粤海学堂,兼任粤秀书院山长,是执掌省级最高学府的首个惠州人。

宋湘(-年)

字焕襄,号芷湾,广东梅州人,素有“岭南才子”美誉。清嘉庆四年(年)中进士,次年应伊秉绶之聘,担任丰湖书院重建后的首任山长。掌院期间,对诸生训诲不倦。所撰《丰湖漫草》,是苏轼之外,可将寓惠作品结为专集的又一著名诗人。

李步蟾(-年)

字敬跻,号桂苑,龙门龙华人。清乾隆五十四年(年)拔贡,任甘肃灵州花马池州同知。到任后一改前任陋习,毫无沾润,人称“李青天”。

萧凤来(-年)

字缙开,号梧栖,惠东多祝人。幼小习武,擅长骑射,清乾隆四十九年(年)中武进士,累官至广西右江总兵,南北征战恒三十余载。他是惠州历代武进士中声名最著者。

吕龙光(-年)

字慕津,惠东多祝人,明清时期惠州士子科举功名最高者,一举夺得道光二年(年)壬午恩科会试第一名——会元。入仕后在四川永宁、峨眉、乐山等做知县,多善政,人称“归善名贤”。

韩荣光(-年)

字祥河,号珠船,博罗罗阳人。清道光八年(年)中举人,任御史言官时“胸臆高远,当官有声”。擅诗、书、画,人称“三绝”,是岭南著名书画家。

张玉堂(年-?)

字翰生,号应鳞,惠城桥东人。行伍出身,久经沙场,官至大鹏协副将。为人风雅,能诗善书,尤擅拳书和指书,自成一体,在珠三角地区享有盛誉,人称“翰墨将军”。

蔡锦青(-年)

字春山,号芥舟,惠东大岭人。以监生入仕,战功卓著,蛮夷畏服,累官至云南文武提调官,加布政使衔,赏戴花翎,赏穿黄马褂,封“奇车伯巴图鲁”勇号,是当时岭南仅有的两位赏穿黄马褂的文臣之一。

蔡应嵩(-年)

字岳生,号少彭,惠东多祝人,曾国藩重要幕僚,负责筹办军饷,为湘军对抗太平军立下汗马功劳。累官至广饶九南道,诰授通奉大夫,卒后入祀赣州怀棠祠。

冯南斌(-年)

号煜康,仲恺陈江人。以武功入仕,南征北战,累官尚书衔头品顶戴浙江提督,官居从一品,谥号“果勇”。他是惠州清代官品最高,且唯一有谥号的武将。

叶亚来(-年)

字德来,惠阳秋长人,马来西亚著名侨领,史称“吉隆坡王”、大马城邦的造城者。清咸丰四年(年)下南洋,后受册封成华人“甲必丹”,统管吉隆坡行政事务。梁启超将其列为九个著名的中国海外开拓殖民者之一。

邓承修(-年)

字铁香,号伯讷,惠阳区淡水人,晚清名臣,书法大家,人称“铁笔御史”。清咸丰十一年(年)中举人,任御史言官时以铁面无私而著名,是清流派主将。后任鸿胪寺正卿,兼任总理大臣,参与中法勘界,寸土不让。

李丹麟(-年)

字仁薮,号星阁,博罗汝湖人,晚清岭南著名画家。清光绪十七年(年)随公使杨儒赴秘鲁;后又随戴鸿慈出国考察宪政,得以环游世界,并著《游历图记》传世。他被誉为中国画中涉海外风物风景风情第一人。

宋尚杰(-年)

字俊卿,惠东多祝人。行伍出身,参加过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军功累累,官至副将,人称“宋猛虎”。辛亥革命时,拥护广西独立。民国元年(年)授陆军少将,旋任两粤军政军事顾问,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而遇害。

刘士骥(-年)

字铭伯,号鸣博,龙门地派人,晚清岭南著名教育家、实业家。清光绪十九年(年)中举人,出任两广学务处查学委员,参与两广教育改制。后前往南洋视学,回国后创办振华公司,以实业救国。

梁鼎芬(-年)

字星海,号节庵,广东番禺人。清光绪六年()中进士,因弹劾李鸿章遭罢黜,就任丰湖书院山长。掌院期间创建已有近代图书馆雏形的丰湖书藏,藏书数量最多时达10万册,对惠州学风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江逢辰(-年)

字孝通,号密庵,惠城桥东人,清末惠州著名才子,以诗名著称。清光绪十八年(年)中进士,官至户部主事,因拥护戊戌变法而弃官返乡。后因母丧哀伤过甚致病,不治而卒,人称“江孝子”。

李绮青(-年)

字汉父,号倦斋,惠州城区人,清末岭南著名词人,被誉为“岭表词场之射雕手”。清光绪十六年(年)中进士,官至吉林宁安知府。清廷覆亡后,旅食京华,身后萧条。

罗国瑞(年-?)

字岳生,博罗人,我国历史上首批由政府派遣的留美幼童之一,中国铁路建设先驱。清同治十一年(年)抵达美国后,考入美国得乐埠伦斯利亚工程专门大学堂,回国后从事铁路建设,是继詹天佑之后的中国历史上第二位任铁路总工程师的中国人。

郑士良(-年)

字安臣,号弼臣,惠阳淡水人,被誉为孙中山先生第一个革命同志,领导庚子惠州三洲田起义,打响孙中山反清武装起义第一枪。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震动了清廷的根基,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

廖恩焘(-年)

字凤舒,号忏庵,仲恺陈江人,廖仲恺胞兄,近现代著名外交家。清光绪十三年(年)始任外交官,曾任古巴、朝鲜、日本、智利、巴拿马、菲律宾等国的领事、总领事。梁启超称其“文界革命骁将”,尤擅诗词,著作颇多。

欧榘甲(-年)

字云樵,又名云高,惠阳淡水人。师从康有为,维新派领军人物,后受孙中山影响转投革命派,相继执《知新报》《时务报》《清议报》《文兴报》《大同日报》《南洋总汇报》等报刊主笔,是清末著名报人、爱国旗手。

杨寿昌(-年)

字果庵,惠阳良井人,民国经学大师、实践教育家。清光绪二十年(年)中举人后投身教育事业,执教鞭将近五十载,历任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教授,推行尊孔读经,著作宏富,人称岭南宿儒。

邓子瑜(-年)

博罗麻陂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清光绪三十三年(年),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发动七女湖起义,大败清军。被誉为辛亥革命“最佳观察家”的冯自由评价邓子瑜:“惠州人从总理者,以子瑜为最久。”

罗仲霍(-年)

号则君,惠东白花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清末著名革命诗人。清光绪三十二年(年)追随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辛亥广州黄花岗起义,任为第十路指挥,负责攻打电讯局,起义失败后被捕就义。

林冠慈(-年)

原名林冠戎,惠城梅湖人,红花岗四烈士之一。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奉命刺杀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是役李准被炸成重伤,林冠慈在清兵追捕中被枪击中牺牲。

严确廷(-年)

字鉴铨,惠城水口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追随孙中山先生,在水东街开设寿康西药房,联络革命党人,收购贮运枪支弹药。黄花岗起义前夕,因行踪泄密被捕,虽受严刑拷打,直到英勇就义前,始终没有供出同志名字。

林耀桂(-年)

惠城汝湖人,龙形拳宗师。少习林家拳术及南少林佛家拳,22岁师从罗浮山大玉禅师,自创龙形摩桥拳掌,以“龙形派”扬名海内外。曾任黄埔军校国术教官、两广国术馆南拳总教官等职,是岭南武术名家。

张友仁(-年)

原名胜初,惠城桥西人,惠州近现代文化名人、方志学家。历任海丰县长、广东省公路处长等职,编著有《惠州西湖志》《惠阳新志》《博罗县志》等,其中《惠州西湖志》史料翔实,是惠州自晚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典籍。

廖仲恺(-年)

名恩煦,又名夷白,仲恺陈江人,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动家、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全力辅佐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极力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筹建黄埔军校,被誉为“黄埔慈母”“党军师褓”。

李长天(-年)

名峄桐,号半日道人,惠州城区人,被称为惠州最后一位坚守传统画的文人画家,享誉东江。新中国成立后,任广东省文史馆馆员、惠阳县人大代表等,创作热情更为高涨,对惠州画坛影响深远。

周醒南(-1年)

字惺南,号煜卿,惠州城区人,近现代中国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先驱。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民国初期任广东全省军路处首任处长,是粤闽两省公路建设的开山祖。热心家乡建设,尤其关切惠州西湖的保护和开发。

梁镜球(-年)

字迺澄,惠城桥西人。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黄花岗起义和光复惠州之役。辛亥革命后,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擅文辞,撰有《青年鉴》《惠州围城战画笔记》等,为惠州近代史提供了宝贵史料。

邓铿(-年)

字仲元,惠阳淡水人。弱冠从戎,广东光复后任广东都督府陆军司长,授陆军中将。后任粤军总部参谋长,领衔粤军第一师,威震全国。遇刺后被追赠为陆军上将,民国政府将每年的3月23日定为先烈邓仲元先生殉国纪念日。

黄星南(-年)

惠东高潭人。年冬和次年春,积极筹备和建立高潭各乡及区农会,并被选为区农会会长。年11月,当选为高潭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在反围剿斗争中,领导高潭农民武装配合红军作战,为革命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卢振寰(-年)

字国安,号浮山居士,博罗罗阳人,岭南著名画家。上世纪20年代创办癸亥合作画社及国画研究会,以北宗山水国画最负盛名。新中国成立后,当选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

冯宝瑛(-年)

字玉衡,号达庵,惠州城区人。遍阅中文佛典,自学通晓梵文,深研各个宗派。年,得中国密宗复兴第一人王弘愿法师传法灌顶,年被确认为中华密宗第五十代(即复传第二代)祖师。

黄公柱(-年)

又名宫柱、公石,惠州府城人。日本士官陆军学校第十期步科毕业,年任金陵兵工厂厂长,后往欧美15个国家考察军工生产,著成《欧美考察记》一书。曾发动惠州各界人士筹资兴建中山纪念堂,并亲笔为题额。年任重庆抗日游击总司令,年9月授陆军中将。

林振雄(-年)

号毅强,惠城桥东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历任黄埔军校教育长、粤军海军处长、国民党中央军法处长、国民政府国防部中将高级参谋、中央军法处处长等。新中国成立后致力家乡建设,创办惠州华侨中学。

邓演存(-年)

字竞生,惠城三栋人,邓演达胞兄。早年参加新文化运动,被誉为“新文学家”。同时精于兵工军械,曾任汉阳兵工厂厂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兵工署中将专职委员等。

廖尚果(-年)

字孟敢,笔名青主,惠州城区人,是我国近现代史上最早的音乐美学家之一。留学德国,获法学博士学位,兼习音乐。年后被国民政府通缉,亡命乐坛,成绩斐然。他创作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入选华人音乐经典。

王映楼(-年)

名琼燊,惠州府城人,惠州著名书法家,有“东江才子”美誉。才华横溢,所写的文章多针砭时弊,言人之所不敢言。擅长猜灯打谜,惠人称其为“谜圣”。书法蔚然一帜,著有《二百四十家书法》《王映楼书法集》等。

何友逖(-年)

字适安,惠东平山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年后从事农民运动,在平山先后两次组织反蒋武装暴动。抗战期间,奔走南洋,参与成立“东团”。周恩来总理曾书赠何友逖:“老当益壮,为革命奋斗不息。”

邓演达(-年)

字择生,惠城三栋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中国国民党左派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参与筹建黄埔军校,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农民部部长等。年展开反蒋活动,年在筹划反蒋军事行动中被捕遇害。

叶挺(-年)

字希夷,惠阳秋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著名军事家。北伐时任第四军独立团团长,所向披靡。南昌起义时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抗日战争时出任新四军军长。年经中央军委确定,被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称号。

高恬波(-年)

惠阳淡水人,广东农民运动领袖阮啸仙之妻,广东第一位女党员,被誉为“南粤红棉”。北伐时任救护队队长,奋不顾身,人称“女将军”。年后转入地下活动,任中共江西省委特派员,后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余道元(-年)

惠城桥西人,广东省著名老中医。年在惠州创设惠阳医学广益社,擅中医内科、儿科和传染病科,对伤寒及温病有独到的研究,享誉东江。年被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

秦咢生(-年)

原名寿南,别号古循,惠城桥西人,中国著名书法家、印学艺术家、秦派书法创始人,中国书法家协会广东分会主席。从事书法艺术活动七十余年,尤以书写爨宝子碑名播遐迩。影响了南粤书坛一代人,被称“诗、书、印”秦氏三绝。

叶辅平(-年)

原名全,惠阳秋长人,叶挺胞弟。年3月,叶挺独立团整编为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叶辅平升任师军需主任,后任第十一军军需处长,参与南昌起义。年8月于广西南宁遭车祸罹难。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廖仲爽(-年)

惠城桥西人。年先后任央航南京站主任、总公司营运组副主任。年10月筹划并成功实施央航起义。年,国务院决定将廖仲爽等“两航”起义发起者、领导人,列为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特殊贡献者。

李源(-)

博罗园洲人。共产主义的忠诚战士,曾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委员,是中共广东党组织的一位杰出领导人。年加入省港大罢工武装纠察队,年建立秘密武装打击敌人,年秋被捕,宁死不屈,被秘密杀害。

刘孟纯(-年)

字粹文,惠城桥西人。中山大学政治经济科毕业,投笔从戎,参与了淞沪抗战和上海抗战等战事,长期担任张治中将军主要助手,拥护国共合作,力主和平统一。任西北行辕、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秘书长时,促成了新疆的和平解放。

廖梦醒(-年)

仲恺陈江人,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何香凝的女儿。早年追随孙中山投身反帝反封建运动,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担任宋庆龄先生助手,为党和国家做了大量不可替代的统战和外交工作。

任国荣(-年)

惠州城区人,中国著名鸟类专家。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获科学博士学位。其著作被翻译成德文版,是“德人翻译国人近著科学论文之第一次”。年发现金额雀鹛新种,定名为“国荣鸟”,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人命名的物种。

廖辅叔(-2年)

原名尚棐,惠城桥西人,廖尚果胞弟,杰出的音乐理论家,诗人和翻译家。年,协助青主创办《乐艺》杂志,抗战时期创作大量抗日歌词。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工作,对我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有较大建树和贡献。

冯伊湄(-年)

原名蕴英,笔名秋子,惠城桥西人,邑人称她为“惠州民国第一才女”。毕业于复旦大学,工诗善画,从事写作,以散文见长。与著名画家司徒乔结婚后,在抗战烽火中创作不辍。他们是民国时期令人瞩目的才子佳人。

廖承志(-年)

祖籍仲恺陈江,廖仲恺、何香凝之子,晚年被尊为“廖公”,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年,时任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的廖承志策划并实施了“秘密大营救”,营救了多名滞留香港的文化名人,被茅盾称之为“简直可以说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吴仕端(-年)

号忍寒,晚号潜珍,惠州城区人,惠州知名文史学者。文采斐然,年仅22岁即出任《惠州民国日报》总编,并在惠州多所学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广东省文史馆馆员。生前撰写数十万字文史资料,成为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曾生(-年)

原名曾振生,深圳坪山人,共和国开国将军。年冬组织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任总队长。年任东江纵队司令员。年率东纵主力北撤山东,随后改编为两广纵队,列入华东野战军建制。年3月,奉命渡江南下,为解放广东全境作出贡献。

廖似光(-2年)

原名廖娇,惠阳秋长人,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32位女红军之一。为了革命事业,她两次舍弃了亲生骨肉。解放战争后期,她专司筹建总工会,被称誉为“工运专家”。

黄秉维(-0年)

惠阳淡水人,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年加入中国地质学会,年任“资源委员会保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累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曾获得年国际地理联合会特别荣誉奖,生平著述丰富。

刘仑(-2年)

原名刘佩伦,惠州城区人,中国著名画家。上世纪30年代受鲁迅木刻运动影响,从事石版画创作,年主持中国木刻协会广东分会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改国画,擅山水、人物,被誉为中国现代石刻第一人、“东江人民画家”。

陈紫(-1年)

惠城桥西人,中国著名音乐家。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年与贺敬之等人创作歌剧《白毛女》。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歌剧团音乐顾问、歌剧队队长、创作组组长。歌曲《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成为经典作曲。

惠州千年百件大事

惠州古称“岭东雄郡”,

自古以来都是东江流域的

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

在惠州的历史长河中,

发生过许多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

涌现出一批批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

2年,

既是惠州得名的周年,

也是惠州借助“双区驱动”时代风口,

争创国内一流城市的关键之年。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梳理出

惠州得名后年来的件大事。

那么,

像年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

这样的大事,

你还知道多少呢

宋代

1年(北宋天禧四年三月)惠州城市得名

为避仁宗赵祯名讳,以《汉书》“恩惠卓异”之意,改祯州为惠州,惠州之名自此正式出现在中国州县名列。

1年(北宋皇祐四年)惠州“华南天堑”军事地位凸显

侬智高起义,围攻广州城。广东转运使王罕从惠州诸县调集弓手、壮丁0余人前往解围。惠州太守黄仲通“增堞浚隍,民用以安”。惠州城池护卫省垣的“华南天堑”军事地位日益凸显。

1年(北宋皇祐五年)惠州出版岭南首部雕版印刷书籍

惠州郡掾郭之美出版《罗浮山记》一卷,这是可考证的岭南第一本雕版印刷的书籍。

年(北宋治平三年)惠州太守陈偁提出“惠阳八景”

惠州太守陈偁经划西湖,在全国率先提出城市“八景”概念——“惠阳八景”,惠州西湖得以跻身广东风景名胜区。

1年(北宋治平四年)惠州设置阜民钱监

惠州设置阜民钱监,是当时全国16个钱监之一,所铸铜钱年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运营60年间,铸钱数约为0万缗。

1年(北宋元丰七年)惠州太守钱酥修筑水东路

惠州太守钱酥修筑惠州城外第一条道路——水东路。水东路至明代建成水东街,逐渐成为东江流域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商贸中心。

年(北宋绍圣元年)苏东坡寓惠两年七个月

大文豪苏轼贬谪惠州,寓惠两年七个月,命名西湖,修筑两桥,写下近首脍炙人口的诗文,从此“天下不敢小惠州”。苏轼曾自题画像:“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见惠州是苏轼人生旅途中至关重要的一程。

1年(北宋绍圣三年)苏轼白鹤峰新居建成

苏轼白鹤峰新居建成。苏轼北归后,惠人在东坡故居建祠纪念。东坡祠成为惠州城自宋代以来最负盛名的人文地标。

年(南宋绍兴二年)理学家罗从彦创建钓鳌书院

理学家、博罗县主簿罗从彦受惠州太守周绾之命,在罗浮山建钓鳌书院,豫章学派在惠州发轫。

年(南宋绍兴二十七年)博罗人张宋卿高中“省元”

博罗人张宋卿中尚书省试第一名进士,是广东首个“省元”,开惠州人才之先。

年(南宋宝祐二年)惠州太守刘克刚创建丰湖书院

惠州太守刘克刚改聚贤堂为丰湖书院,为宋代广东四大书院之一,聘进士郑濬甫为首任山长,传习程朱理学。

1278年(南宋景炎三年)文天祥舟师船澳抗元

民族英雄文天祥舟师惠州船澳抗元,于海丰五坡岭被执。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深刻影响惠州。

明代

1369年(明洪武二年)惠州府建制

改元代惠州路为惠州府。“惠州府”一名延续明清两代,深入民心。惠州府治所在地,因之称为“府城”。

1370年(明洪武三年)惠州知府万迪扩建惠州府城

惠州知府万迪在宋代故城的基础上扩建惠州府城,奠定了明、清两朝数百年惠州府城的规模和格局。惠州府城四面被东江、西枝江、西湖所环绕,易守难攻,号称“天堑”。

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平海所城建成

平海所城建成。惠州成为广东东路的重要海上防御堡垒。直至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年),两广总督杨琳奏建大星山炮台,惠州海防体系完善。

1476年(明成化十二年)博罗县城建成

博罗县治在明代之前无城墙,博罗县城建成后,结束“博罗无城”的历史。

1496年(明弘治九年)龙门置县

龙门县过去属广州府,至1年改属惠阳专区,至年归惠州市管辖至今。

1517年(明正德十二年)王守仁讨惠州浰头寇

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王守仁征讨惠州浰头寇,曾驻惠州府城,上疏置和平县。惠人在白鹤峰建王文成公祠以纪念。

1536年(明嘉靖十五年)湛若水开罗浮山讲学之风

著名理学家湛若水在罗浮山创建朱明书院,接着薛侃、庞嵩、黄佐、方献夫、叶春及等理学名家纷纷在罗浮讲学,罗浮山遂成“道学之山”,影响深远。

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俞大猷在惠州打败倭寇

民族英雄俞大猷在惠州大败倭寇。经数月激战,俞大猷歼灭侵扰潮州、惠州的倭寇2万余,平定广东倭患。

年(明万历三年)归善知县林民止建归善县城

归善县原无城,县治设在府城。归善知县林民止建归善县城,奠定惠州“一街挑两城”古城格局。

1年(明万历二十八年)惠州知府何伟建“岭东雄郡”石牌坊

惠州知府何伟将府署前的“雄镇岭东”木牌坊,改建为刻有“岭东雄郡,梁化旧邦”的石牌坊。自此,“岭东雄郡”“梁化旧邦”成为惠州雄武气魄和悠久历史的最佳名片。

1623年(明天启三年)惠州西湖地标——泗洲塔建成

泗洲塔宋时称大圣塔,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年)塔坏。万历四十六年(公元年),广东巡抚王命璿饬惠州知府温国奇重建,建成后的泗洲塔成惠州西湖标志性建筑。

清代

1647年(清顺治四年)惠州成南明政权抗清主战场

清初时期,惠州成为南明政权反清复明的主战场之一。是年,博罗城遭清军屠城,城中居民“十不存一”。事败后,惠州反清志士散落东江,百年后慢慢发展成东江会党,成为推翻清廷统治的武装力量。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惠州因“迁海”深受其害

清廷发布“迁界令”,惠州沿海土地大量抛荒,百姓深受其害。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年),正式迁界展复,随着大量客家人迁入,惠州沿海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1662年(清康熙元年)广东提督军门移镇惠州

清廷因与郑成功集团战事胶着,广东提督军门移镇惠州。嘉庆十五年(公元年),广东提督更名“广东陆路提督”,常驻惠州,节制全省陆路各镇军事。惠州成为“岭东锁钥”。

1724年(清雍正二年)惠州知府吴骞建五先生祠

惠州知府吴骞在府城大西门外、惠州西湖畔建五先生祠,祀明代先贤叶萼、叶春及、叶梦熊、李学一、杨起元。“湖上五先生”成为惠州人文精神的典型代表。

年(清雍正十一年)“惠州十属”区划格局形成

原属惠州府的兴宁、长乐改属嘉应州,“惠州十属”(归善、博罗、海丰、河源、龙川、和平、永安、长宁、陆丰、连平州)区划格局形成,影响至今。

1802年(清嘉庆七年)惠州知府伊秉绶重建丰湖书院

惠州知府伊秉绶重建丰湖书院,首任山长为岭南才子宋湘,此后惠州士风丕变,人才辈出。

2年(清嘉庆七年)博罗陈烂屐四天地会起义

博罗陈烂屐四天地会起义,震动清廷。至清末,东江会党成为孙中山先生推翻清政府惟一可以利用的武装力量。

1808年(清嘉庆十三年)丰湖书院山长徐旭曾发表“客家人宣言”

丰湖书院山长徐旭曾发表《丰湖杂记》,为最早关于客家问题的著述,被学界视为“客家人宣言”。

年(清道光二年)惠东人吕龙光高中“会元”

惠东多祝人吕龙光高中“会元”(即会试第一名),是明清两代科举成绩最高的惠州人。

年(清咸丰四年)惠州翟火姑起义

在太平天国运动的直接影响下,惠州人翟火姑起义,历时三年,震撼朝野。

年(清光绪十二年)丰湖书院山长梁鼎芬创建丰湖书藏

丰湖书院山长梁鼎芬创建的丰湖书藏,是广东历史上最早的图书馆,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开创了先河。

年(清光绪二十六年)郑士良打响孙中山武装反清起义第一枪

惠阳淡水人、被称为孙中山先生“革命同志第一人”的郑士良发动惠州三洲田起义,打响孙中山武装反清起义第一枪,史称“庚子首义”。孙中山先生誉之为“国民革命的转折点”。

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惠州成为通商口岸

根据《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惠州成为通商口岸,外国货物涌入惠州,惠州成为粤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商贸城市。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惠州七女湖起义

由博罗人邓子瑜发动的惠州七女湖起义,是中国同盟会初期颇具承前启后特色的一次反清武装起义,进一步打击了清广东当局的统治,开创了全国革命风气。

年(清宣统三年)辛亥淡水起义光复惠州

陈炯明、邓铿率领东江民军——“循军”发起辛亥淡水起义,血战文头岭,逼迫广东陆军提督秦炳直献城投降,惠州光复。

民国

年归善改名惠阳

归善县改名惠阳县。“惠阳”一名始自北宋,惠州别名“惠阳郡”,南宋惠州首部地方志名曰《惠阳志》。至此,惠阳正式进入中国州县名列。

1年惠平公路全线建成通车

惠平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全长75里,被《中国现代交通史》称为“粤省汽车路通车之始”。

年滇桂联军轰炸惠州城

孙陈决裂后,陈炯明退守惠州,滇桂联军围攻惠州,以失败告终。年,滇桂联军再次围城,用飞机轰炸惠城,但难克惠州天险。惠州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个遭受飞机轰炸的城市。

年国民革命军二次东征

年1月,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淡水大捷是国民革命军自组建以来的首次胜仗。10月,惠州城被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军攻破,结束“自宋以来未尝一陷”的历史。

年11月周恩来主政东江

周恩来出任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主持惠、潮、梅各属25县2市的行政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主持地方政权的共产党人。

1926年1月广东省农民协会成立惠州办事处

广东省农民协会成立惠州办事处,朱祺任主任。惠州是广东党组织发展最迅速的地区。

年3月英国驻港海军制造“稔山惨案”

英国驻港海军出动新型航空母舰袭击惠东稔山范和港,打死打伤村民余人,烧毁民房余间,数千难民无家可归,造成震动中外的“稔山惨案”。

年11月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

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这是中国第一批苏维埃政权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东江地方组织第一次创建工农革命政权的伟大尝试,为中国革命史增添了辉煌的一页。

年12月工农红军第四师龙门改编

广州起义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转战到龙门地派,摆脱了反动民团的围攻,在龙门县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改编。红四师虽然存在不到一年时间,但作为第一支使用中国工农红军番号的部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创建人民军队,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年3月中洞保卫战

中国共产党带领东江人民抗击国民党反动派数万军队的进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在中洞保卫战中,高潭区先后有人被杀害,全家被杀的有户。高潭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特殊的一页和地位,“忠诚如铁、敢为人先、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高潭革命精神,成为惠州红色文化的亮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年10月日军登陆大亚湾,惠州沦陷

年10月12日,日军在大亚湾登陆,揭开了入侵华南的序幕。15日,惠州沦陷。抗战期间,惠州先后四次沦陷,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8年12月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江纵队前身)在惠阳淡水周田村成立,曾生任总队长。惠州及东江地区敌后抗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年1月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成立

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在惠阳淡水正式宣布成立,团长叶锋。在抗战烽火中成立的“东团”,从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援祖国抗战,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个华侨回乡服务团。

年秘密大营救中的文化人士经过惠州

香港沦陷后,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在周恩来的亲自指挥下,组织策应香港秘密大营救,秘密营救困在香港的茅盾、胡风、胡绳、张友渔、廖沫沙等余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惠州是主要中转站之一。秘密大营救堪称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在全国和海外华侨中,以至在国际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年2月日军制造惠州“沙下惨案”

惠州第三次沦陷,日军攻陷惠州城后开始了连续三天灭绝人性的屠城,仅在水门沙下就惨杀1多人,制造了历史上的惠州“沙下惨案”。

年12月东江纵队正式成立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改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东江纵队转战东江两岸,深入敌后,战果累累。朱德在“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年9月驻惠日军向中国军队投降

驻惠日军在水东街包公巷码头向中国军队投降。当年10月初,惠州举行抗战胜利大游行。惠州名士吴仕端撰写的对联“劫后苍生,有新气象;岭东雄郡,作受降城”脍炙人口。

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烟台

为了争取抗战胜利后的和平,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烟台,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年8月,以东江纵队为基础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成立。

年5月马鞍围防潦工程落成

耗资达28亿元的马鞍围防潦工程被誉为“胜利复员后中国的最大农田水利工程”。竣工不到一个月,广东遭遇民国以来最为严重的洪害,马鞍围被冲毁,惠阳灾民达20万人以上。

年1月粤赣湘边纵队成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在惠东安墩成立。粤赣湘边纵队由解放战争初期的多人发展到3.8万多人,为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解放广东铺平了道路,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年10月惠州解放

两广纵队和粤赣湘边纵队兵分三路,扫清国民党盘踞东江的武装部队。10月15日,惠州城解放,惠州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新中国

9年11月中共东江地方委员会成立

在惠州成立中共东江地方委员会。东江地委的成立,标志着东江全境的解放和人民政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东江的胜利。

年10月港口民兵连痛击台湾美蒋武装敌特

港口民兵连在小星山岛迎头痛击台湾美蒋武装敌特。小星山战斗开创了建国以来首次以民兵为主对敌作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典范。年8月1日,港口民兵连被中共中央中南局和广州军区授予“英雄民兵连”光荣称号。

1年6月中共惠阳地委、惠阳专员公署成立

中共惠阳地委、惠阳专员公署成立,驻地惠州,下辖惠阳、东莞、博罗、增城、宝安、河源、龙门、紫金、连平、和平、龙川等11县。这是“大惠州”辖地面积最大的时期。

年6月黄山洞大队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成全国典型

博罗县石坝镇黄山洞大队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成为先进典型,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黄山洞”名字传遍全国,时称“北有大寨,南有黄山洞”。

年8月习仲勋重视惠州西湖保护建设

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视察惠阳地区时指出,要重视西湖的保护建设,强调“生产应服从西湖风景区建设”。

年1月设立深圳市委,隶属省委、惠阳地委双重领导

组建由中共广东省委和惠阳地委双重领导的中共深圳市委。3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宝安县改为深圳市。7月15日,经中央批准,在深圳市内试办深圳特区。

1981年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TCL集团前身)成立

惠阳地区(现惠州市辖区)第一家合资企业——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TCL集团前身)成立。年1月,TCL集团公司成立,在惠州率先迈出企业改制和实施“大公司战略”的步伐。

1981年1月东江大桥建成通车

惠州东江大桥于年7月动工兴建,是当时广东省最大公路桥,也是广汕线首座东江大桥。

1985年白盆珠水库建成

白盆珠水库建成,集水面积平方公里,最大防洪库容12.2亿立方米,是防洪、灌溉、发电和改善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减轻了惠城、惠阳、惠东等县区的洪水威胁,受益良田32万亩。

年1月撤销惠阳地区建制,设立惠州市

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惠阳地区建制,设立惠州市、东莞市、汕尾市、河源市。2月25日,正式成立中共惠州市委和惠州市人民政府。

0年5月惠州第一炮

成功进行了惠州港通用码头开山填海定向爆破工程。这被称为“惠州第一炮”的移山填海定向爆破工程在我国港口建设中是第一次。

年6月江泽民视察惠州大亚湾

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视察惠州大亚湾。在年至年间,还有李鹏、杨尚昆、万里、朱镕基、乔石、李瑞环、宋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惠视察。

年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列全国首批56个高新区“国家队”,担负起国家“火炬计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使命。2年,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成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年11月广梅汕铁路惠州段客运列车开通

广梅汕铁路惠州段客运列车开通,纳入京九铁路,开通惠州至长沙的客运列车。惠州百年“铁路梦”梦圆。

年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

国务院批复广东省政府《关于设定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请示》,同意设立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7年11月惠州市两江四岸整治建设正式实施

惠州市两江四岸整治建设指挥部挂牌,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惠州城市建设史上最为壮观的战略工程——两江四岸整治建设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1998年2月中海壳牌南海石化(惠州)项目正式签约

全国最大中外合资石化项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惠州)项目框架协议在荷兰海牙签订,总投资45亿美元,国务院总理李鹏和荷兰首相科克出席签字仪式。惠州人民期盼了近10年的南海石化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2年3月,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举行投产庆典仪式。以中海壳牌、中国海油等龙头企业为主的乙烯、炼油项目相继投产,中下游产业链初步形成,惠州的产业结构由此形成重化工业的新发展格局。

2年4月中国惠州首届国际数码节举办

中国惠州首届国际数码节在市区花边岭广场举办,这是中国第一次以“数码”命名、面向国际的信息产业盛会。

2年3月惠州连夺四块金牌

惠州市荣获国家建设部授予的“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包括2年1月荣获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年10月荣获的“国家卫生城市”和2年2月荣获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至此,惠州一鼓作气连夺四块金牌。

2年3月惠阳撤市划区

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调整惠州市行政区划,撤销惠阳市,设置惠州市惠阳区。行政区划调整后,惠州市成为市区面积2多平方公里的广东二类沿海城市。

2年7月中海油落户大亚湾

国务院批准中国海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投资的南海石化万吨/年炼油项目落户惠州大亚湾,配套中海壳牌南海石化,投资总额亿元。

2年1月惠州跻身全国文明城市

中央文明委授予14个全国文明城市(区)荣誉称号,惠州以地级市第一名的成绩,成功摘取“全国文明城市”金牌。

2年7月第十三届省运会在惠州举行

第十三届省运会在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惠州把办省运会的过程变成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提高民生水平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推动在更高标准上建设“惠民之州”。

2年8月惠州籍运动员罗玉通夺得奥运会金牌

惠州籍运动员罗玉通携手队友秦凯在伦敦奥运会跳水男子双人3米板决赛中,以分夺得金牌,助惠州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2年12月罗浮山景区获批国家5A级景区

罗浮山景区获批国家5A级景区,成为惠州市首个、广东省第九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2年10月,惠州西湖成为惠州第二个国家5A级景区。

2年12月厦深铁路通车

厦深铁路通车,惠州境内设有惠州南站和惠东站,惠州进入“高铁时代”。2年3月,莞惠城轨正式运营,惠州进入“城轨时代”。

2年惠州荣膺“国家森林城市”

惠州荣膺“国家森林城市”和“中国杰出特色魅力城市”。同时,惠州政府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居全省第一。

2年2月惠州机场复航

惠州机场复航。2年惠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万人次,迈入全国民航机场百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干线机场。

2年2月惠州海湾大桥竣工通车

惠州海湾大桥是一座连接惠东县稔山镇与巽寮镇的跨海大桥。大桥通车后,从深圳至巽寮湾可实现全程高速,而巽寮湾、双月湾等海岸片区可融入深圳“一小时生活圈”。

2年10月惠州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殊荣

惠州有着1多年的建城史,是广东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获得殊荣后,成为广东第八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2年9月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在罗浮山举行

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在博罗县罗浮山举行,惠州成为中医科学大会永久会址,同时葛洪博物馆开馆。多年前,葛洪在罗浮山撰著《肘后备急方》,其中关于青蒿的记载使屠呦呦获得灵感,萃取出青蒿素,一举夺得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为葛洪博物馆亲笔题字。

公2年2月惠州苏东坡祠正式开放

惠州苏东坡祠经原址复原重修后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惠州苏东坡祠是东坡寓惠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自宋代建成后,历代都有重修。自上世纪40年代毁于战火后,时隔70余年后再次重修,成为惠州人文地标。

2年7月争创国内一流城市

惠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召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在报告中指出,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战略腹地和枢纽门户优势,争取在未来十年把惠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打造国内知名度极大提升、国际影响力逐渐显现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创新活力之城和令人向往的现代品质城市。

2年1月集中力量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

中国共产党惠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在报告中指出,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平台上,惠州要具备逐鹿一流的雄心壮志,集中力量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基本建成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力争成为全省中医事业创新示范城。

2年2月惠州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支持惠州增强综合实力,形成重要节点城市。

2年5月大亚湾石化区跃居全国化工园区第一

大亚湾石化区跃居全国化工园区第一,朝着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的目标奋进。

2年12月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布局惠州

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项目总部区暨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总部区工程开工动员会在惠城区举行。总部区开工建设,意味着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项目取得又一重大进展,惠州剑指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2年1月惠州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自湖北武汉肆虐,并迅速向全国蔓延。惠州是广东少数几个最先发现疫情、率先打响抗疫战的城市之一。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指导组到惠督导工作,并对惠州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等相关经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10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点赞“00后”惠州援鄂护士刘家怡。刘家怡的故事和那句“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了”感动了无数人。

公2年4月埃克森美孚大湾区惠州乙烯项目正式动工

2年9月,总投资额达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综合体项目签约,落户大亚湾石化区。“巨无霸”级产业项目落户,激发了惠州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强劲新动能。2年4月,埃克森美孚大湾区惠州乙烯项目正式动工。

2年5月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云签约”

总投资近亿元的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在广州、北京、荷兰海牙三地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云签约”仪式,标志着中海油与壳牌集团、广东省及惠州市的合作又一次结出丰硕成果,对推进大亚湾建设世界一流绿色石化基地、助力我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年7月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总体布局规划获批

根据《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总体布局规划》,惠州将规划“三横一竖”“丰”字交通主框架,总里程约千米。“丰”字交通主框架不仅串联起各县区,还将无缝对接广州、深圳、东莞等周边经济发达城市,拉开了城市未来发展的“骨架”。

好了,

你认为惠州历史上的哪位名人和哪件大事,

最有代表性呢?

来,用投票的方式告诉我们

你的答案!

请扫码进入“惠州头条APP”投票!

我们,想听到你的声音!

每天参与投票,

还能拿到丰厚奖品哦,

偷偷告诉你,

大奖包括了元奖金!

来源

惠州日报

整合

仲恺发布

●精选历史推送

①“十三五”收官看高新丨惠州仲恺高新区:加快推进国家一流高新区建设

②仲恺沥林镇:力争全年实现GDP36.5亿元

③明年起,异地的住院结算、门诊结算等多项医保业务将实现掌上办

④喜大普奔!医院仲恺院区体检二部明日启用

了解疫情信息和仲恺权威信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qiangbuxi.net/zyzx/6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