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典《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到医道:医者仁心,济世救人。今日读到一篇好文,其中一句:医在心,慈悲盈胸泽万灵。让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从前......
年夏天,二十三岁的我在义乌市的家具卖场做营销工作。我那天刚上班,就接到外贸公司的电话,说一位英国客户的外贸单需要提前送货。当时由于工厂发出的一小部分家具还没有到货,我和外贸公司那边协商后,他们同意打包卖场的样品。
没等安装师傅打包好,催货的电话就来了两遍。过了半小时终于完工了,着急的师傅满头大汗推着平板货车小心地走出卖场展厅。我急走几步想去帮忙按电梯键,不料通道上斜刺里冲出一个小男孩;我忙躲闪避让,因为穿着高跟鞋失了重心,一下子摔倒了。同时我听到像新枝折断的“噼啪”一声响,我惊叫一声就下意识地抱住了左脚。钻心噬骨的疼痛,一瞬间袭击了我,顿时让我眼冒金星,头昏欲倒,汗如滚珠!一旁的师傅惊慌失措,几个导购员跑过来想扶我站起来。我咬牙忍着疼示意她们别动我,这时催货的电话又来了!我让师傅先送货,然后给在附近工作的弟弟打了电话。仅仅十几分钟,弟弟就跑进了卖场。看他焦急万分,我尽力安慰他说:“没事,可能只是扭到筋了。”
弟弟一路把车开得很快,我不停地让他慢点。约二十分钟,我医院。骨科门诊是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医生在值班,他询问了情况,检查后安排拍片。等X片结果出来,医生把X片放在阅片灯前指着影像说:“左脚跖骨骨折,需要住院、手术。”我觉得自己真是搞笑,年纪轻轻摔一跤,还能骨折了。
我大着胆子问了医生治疗方案,他用尽量少的医学术语给我解说明白了。简单点说,就是:划开皮肉,断骨处植入钢钉接好,缝合;过一段时间,再切开一次,把钢钉取出来。我听了,顿时吓得头比脚疼。人的本能使我在心理上非常恐惧刀具切开肌肤,钢钉钻骨那样血淋淋的事情发生。我呆坐在那儿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感觉整个人都被乌云笼罩了。
这时卖场经理的电话打进来了,我把情况简单说明了,又把自己害怕动手术的想法告诉了他。经理说:“中医院对面三溪堂国药馆有一位老中医,看骨科很出名,你去找他吧,很可能不用手术。”我听了,顿觉心头云开雾散。谢过这里的医生,姐弟俩又赶往三溪堂国药馆。
这是一幢座落在本市繁华区的三层临街商铺,古色古香的中式古典风格,门上牌匾有名家墨宝“三溪国药馆”。一楼偌大的厅里林立着一排排中药柜,每个抽屉上都写着美丽又富有诗意的药材名:沉香、白芷、紫苑,半夏等。当然,那时脚疼得直冒冷汗的我是无瑕欣赏的。
弟弟在一楼挂了号,上到二楼骨科诊室。门是敞开的,迎面一张大桌子后面,端坐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先生,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是精神矍铄,似神仙一般的人物。正一丝不苟地写着药方,坐在老先生对面的是一位面容白净、身材偏瘦的年轻助理,他顺手接过我弟给他的挂号单,安排我们坐在靠墙的长椅上候诊。
我这才看到,老先生身后的诊疗床上,坐着一位伤者,从肤色和穿的白色长袍上推断,应该是中东那边来义乌进货的外商,三十多岁的样子,深眼隆鼻,络腮胡须,腿上已经缠好了绷带。他身旁立着一位长相斯文的阿语翻译,正在协助他跟老先生沟通。待老先生写好药方,交给翻译,嘱咐了下次看诊时间,翻译道了谢。那伤者由翻译搀扶着慢慢向门外走,边走边回头向老先生连连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和感谢;老先生对他们微微颔首。
老先生招手示意我坐到桌旁的诊凳上,静默着把了脉,又询问受伤经过和看诊情况,我详细作了回答。他向我弟要了X片,对着阅片灯仔细看了一下影像,又用手指摸了摸我左脚的断骨处,然后问我:“害怕‘开刀’?”我点点头。他了然一笑,从抽笹里拿出一个比指头宽点的软木片,让我弟站到我身后去。我弟刚一站定,说时迟,那时快,他左手握住我的伤脚,右手把木片放在我的断骨处用巧劲一压,我疼得大叫一声向后倒去,刚好被我弟扶住。老先生解释道:“我刚才给你的断骨复了位,就不用‘开刀’了。”说这话的同时,右手已经开始在我的脚伤处涂上独家秘制的褐色药膏,然后,用两根木片固定住我的脚趾,再用白纱布一层一层仔细缠好。看着包扎整齐的左脚,我一直焦虑着的心才安定了下来,伤处的疼痛也似乎减了大半。
老先生给我开了五天的汤药,详细交待了怎么煎服。最后叮嘱道:“每五天来换一次药,记准时间,我每五天接诊一天,你换五次药就好了。”虽然看他胸有成竹,我还是惨兮兮地问了一句:“先生,我不会落下残疾吧?”这回连他对面的助理都笑了,他眼神笃定地说:“不会,放心吧。”
我遵医嘱按时吃药、换药。每次去都是先把脉,然后老先生亲自拆纱布、检查、消毒、上药、用木片固定,再用新的白纱布一层绕一层地包扎好。他做这些工作的时候很专注,认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真是医者父母心,令人感动。虽然他对每一位患者都是如此,但是看着他那满头白发,想着他本来已经可以颐养天年,却还在这儿坚守着医者初心,救人于病痛之中,我心里还是很过意不去。
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我最后一次去老先生的诊室,脚已经几乎不疼了。我本还想再让他开点吃的汤药,老医生仔细检查了断骨处,慈爱地说:“不用吃药了,注意不要走太多路。再休养两个月,才能彻底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离开时,我真诚地道谢,祝老先生健康长寿。
忘了交代,老先生收的医药费跟住院动手术的费用比起来,实在少得不值一提。
医人,先医心。老先生了然一个弱女子的心里对“开刀”的恐惧和抵触,用医者的大爱和高超的医术,让我得以幸免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创伤。那次意外受伤,我是何其不幸,又何其有幸!
令我万分惭愧的是,时光荏苒,万丈红尘里历经奔泊辗转,我竟忘了老先生的尊姓大名。实在是自责又遗憾!今日满怀愧疚,特写此文纪念老先生悬壶济世,妙手仁心。
作者简介
刘小菲,凤翔县柳林人。网名warmangel,现供职于陕西世纪恒源置业有限公司。自幼喜欢诗词,诗歌。愿数十载的人世游,看春花秋月,惜夏风冬雪。以诗言志,以歌抒怀。在人间烟火里,捡拾一点岁月跌落的诗情画意。往期回顾
●刘小菲
现代诗三首
●刘小菲
现代诗三首
●刘小菲
亲爱的顽童--马楷
《雍州文学》编辑部
欢迎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