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擂台比武故事

昨晚看了一个中国政法大学某郭姓教授的视频,讲了一个民国年间中西医打擂台的故事。大意是说上世纪三十年代废医案时,四大名医(施今墨、孔伯华、萧龙友、汪逢春)感到很悲愤,一起向政府提出挑战,你们不是要废除中医吗?那好,我们和“所有的西医”比,选24个重症病人来,让西医先挑,挑剩下的难治的给我们中医,看看谁真能治病。结果,中医压倒胜利,比如哮喘多年治不好的病人,中医几幅药就治愈了。西医老实承认技不如人。末了郭教授还说,二十世纪的这件事,你们去查。

郭教授说起这个故事来,真是激情四射,底气十足,铿锵有力,珠玉横飞,把主持人唬得声都不敢做。但是,对于熟谙中西医近代史的我来说,这件事根本不需要去查资料,可以断言完全是子虚乌有的杜撰。如若不服,只要出示文史证据,本人愿意承担任何侵犯名誉的后果。

年的废医案通过后,全国15个省个团体的代表人齐聚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以示抗议。百度资料说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先生“被推为临时主席”,也是杜撰的历史。查《中国医学史》、《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医界春秋(34期)》等资料,一致的说法是,当时公推了陆仲安、随翰英、蔡济平、陈调五、张梅庵五人为大会主席团。随后又选谢利恒、随翰英、蒋文芳、陈存仁、张梅庵五人代表赴京请愿。这里没有孔伯华什么事。当然,更没有“四大名医”向政府提出和西医擂台比武的事。因为当时的中医界,这四人代表不了,即使要比武,也轮不上。

中西医擂台比武的故事见于文字的只有一次,就是废医案五人请愿团中之一的陈存仁(—)的老师丁甘仁。故事记在杨忠所著《丁甘仁传》中,绘声绘色,仿佛亲临其境。说年10月13日,医院(医院的前身)开业典礼上,名医丁甘仁和西医“约翰”斗嘴。约翰先挑衅,说:“中医能治病吗?”“中医不中意。”丁甘仁反唇相讥:“西医是万能的吗?”“西医是戏医。”两人大玩文字游戏斗机锋,终于斗上了擂台。医院(医院)中选了两个诊断为西医“伤寒”的病人。丁甘仁判断病人是“寒从内生导致气血凝滞”,用“舒通经络,扶脾祛寒,护阳伐阴”,几贴汤药下去,20天后,病就好了。可怜的约翰大夫既不清楚他用的是什么药,也不知道那个倒霉的病人好了没有,最后,他离奇地消失了。缺席宣判,丁甘仁大胜。

但是,这个故事明显是杜撰的。因为,西医伤寒(TyphoidFever)的病名在年是不可能出现的。TyphoidFever清末传入中国时一开始是译为“肚肠热症”、“小肠热症”、“泰斐士热”等。年博医会名词委员会出版《医学辞汇》将其译为“症症”、“肠热症”,希望作为官方名称,但是使用不广。在陈存仁的自传《我的医务生涯》中,再次出现伤寒和丁甘仁。这一次是陈存仁自己得了西医伤寒,那是他大学一年级的暑假里。先看西医,吃葡萄糖和维他命C不效。改看丁甘仁,服5天中药而愈。陈存仁因此而改学中医。这个故事虽然是自传,也是杜撰的。因为丁甘仁死于年。而到年,匈牙利生化学家AlbertSzent-Gyorgyi才第一次成功地从牛的副肾腺中分离出1克纯维他命C。要到年,瑞士化学家TadeusReichstein才发明维生素C的工业生产法。年之前的陈存仁到哪里去吃维生素C呢?

丁甘仁的擂台故事若是真的发生过,绝对是医学史上的大事,不可能只见于个人的传记。而二十世纪的西医也绝不可能接受仅用两个病人的比试来决定两种医学的优劣这种荒谬的事。这个中西医擂台比武的故事毫无疑问是中医的意淫杜撰。在电视剧《老中医》中,这个故事是在翁泉海和日本西医浦田之间进行,西医连暗杀的招都使上了,最后还是输了,真是精彩绝伦。

真正差一点就真的实现了的中西医擂台比武是二十一世纪的事,即年的“切脉验孕”擂台。这场医院“烧伤超人阿宝”所发起的,赌资5万,按单盲随机对照设计方案,拟招募34名妇女志愿者入案。这个方案是现代医学背景下才可能出现的,比传说中随便挑几个病人的擂台决赛要严格科学得多。北京中医药大学杨桢当即高调应战,一时观者如堵,舆论鼎沸。当时我就预言,杨桢最后必定会以种种理由使擂台流产。有网友不服,和我打赌。结果不出我所料,最后杨桢以设计方案有统计学伦理学缺陷等理由宣布退出。这个轰动一时的擂台也流产了,而我意外成了唯一的赢家,输赌的网友买了我一百本《行医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应战擂台的中医杨桢的定性是“个别中医人员的应战也只能表明对中医药学的内涵把握不够”。可见医学擂台官方是不支持的。

因此,可以结论,历史上的中西医擂台的故事全是杜撰的,没有客观史料的佐证。现代的中西医擂台也只存在于口头阶段,得不到官方支持。

但是,在事实上,没有擂台形式的中西医对某种疾病诊疗效果的对决是大量存在的,结果非常惨烈。以下略举几例。

1.肺鼠疫。清末年东北大鼠疫,病死率近%。全国赴东北支援的医生中,少数是官派的如伍连德,大多数是志愿的,全部是西医医生,没有一个中医敢于前往。而抗疫战场上,中西医因公死亡率,西医4.1%,中医44%(当地的,主要是中医不相信细菌致病说,不肯戴口罩)。结果,伍连德代表的西医用四个月时间控制住了史上最酷烈的瘟疫肺鼠疫,清政府因此而召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科学大会,奉天万国鼠疫大会,参会的中国医生全是西医,一个中医也没有。会上发表的论文也全是西医论文,一个字的中医研究也没有。这一次中西医“比武”实开近代百年中西医论争之端。

2.霍乱。霍乱自嘉庆25年(年)传入中国后,就成为中国人的噩梦,引发极为惨重的死亡,传染病法将之列为2号病。中医对此病没有任何有效作为。而西医,约翰·斯诺(JohnSnow,-)通过地图流行病学研究明确霍乱通过水源传播;科赫(RobertKoch,-)找到了确切的霍乱病因霍乱弧菌;发明了静脉输液和口服补液盐;抗生素和霍乱疫苗等,使霍乱这个恶魔在中国近于被消灭,年全国发病仅14例,发病率亿分之一,死亡率0。

3.乙肝。由于转基因乙肝疫苗的普及应用,-年,中国有万人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减少了近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肝硬化、肝癌等引起的死亡万人。年5月,中国正式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的认证,实现将5岁以下儿童慢性HBV感染率降至1%以下的目标。这个成绩与号称治未病的三伏贴肯定没有什么关系。

4.脊髓灰质炎。这个病被美国人认为是“仅次于原子弹的恐惧”,由于乔纳斯.沙克(JonasSalk,-)和沙宾(AlbertBruceSabin-)分别发明了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使得该病成为继天花之后又一个即将被消灭的传染病。中国已于年消灭了脊髓灰质炎,功劳主要是病毒学家顾方舟所代表的的现代医学,他发明了沙宾疫苗的糖丸。这个病的消灭也与中医无关。

5.肺结核。这个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的可怕瘟疫在古代造成死亡可以用数据来说明:宣统年间(-)北京灵柩出城登记簿,痨症占43.67%,为第一死因。年,伍连德在东北防疫事务总处做过统计,结核占总死亡率25.3%,其他全部传染病加起来20.3%。年,全国人口4.5亿,结核病人万,每年死亡万。在漫长的中医史上,对肺结核没有有效疗法的证据(现代中医专家刘维忠仍然只会用白公鸭之类的偏方)。而西医,科赫发现了结核杆菌;瓦克斯曼(-)发现了特效药链霉素,其疗效被统计学家奥斯汀·布莱德福·希尔(-)用史上第一个双盲对照试验所证明;细菌学家卡默德(LeonCalmette)和介兰(CamileGuerin)发明了卡介苗。这些武器的联合使用,使得结核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大幅下降,世界卫生组织估算,自年至年的15年间,挽救0万人的生命。

6.血吸虫病。这个病危害中国人有千年以上历史,毛主席的认识非常清醒,他说:“就血吸虫所毁灭我们的生命而言,远强于过去打过我们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帝国主义。”又用诗歌的语言描述其惨状“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也是西医,日本的西医发现了病因“血吸虫”,以及传播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因此才最终彻底控制了这个病。毛主席感慨说“华佗无奈小虫何”,意思是,在抗击血吸虫的“擂台”上,中医是输了。

7.麻风。这个最惨、最酷、最目不忍睹的瘟疫在历史上曾经引发很多人间惨剧。但由于挪威西医汉森(GerhardHenrikArmauerHansen,~)发现了病因麻风杆菌,然后,有氨苯砜、利福平和氯法齐明的联合化疗(MDT),自年到年的20年中,治愈的麻风病人超过万人,患病率下降了90%。功德无量,得莫曾有,与中医无关。

8.丝虫病。这个病曾经被世卫组织列为第二致残病因,更因为巨大的阴囊而成为男人的噩梦。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有淋巴丝虫感染者万,受威胁人口高达3.4亿。最终也是被西医消灭的。第一功臣是热带医学之父曼逊,他发现了丝虫病是由于蚊子传播的。第二功臣是对丝虫有特效的化学药物乙胺嗪药盐,以及和青蒿素一起获得诺奖的阿维菌素。我国因这些西医的伟大贡献而于年消灭丝虫病。还是与中医无关。

9.白喉。是病死率非常高的罹患儿童为主的传染病。十八世纪三十年代新英格兰流行的白喉,10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达80%。直到年,美国白喉年发病还有15万例,发病率/10万,病死率10%左右。我国清代白喉约有12次大流行,其病死率从史书记载估计30%。中医对此仍然毫无办法。西医自冯.贝林(Behring,E.A.von~)发现白喉抗毒素(获第一届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后,人类对白喉开展了强势反攻,白喉疫苗、百白破疫苗相继研制成功。我国解放初每年约2万人死于白喉,五、六十年代曾有过5次白喉流行,年开展计划免疫。至年,发病率已经降到0.02/10万。到年以后,基本上每年都是零发病报告。白喉这个恐怖的儿童传染病在中国也基本上算是被消灭了。这仍然是西医之功,与中医无关。

10.艾滋病。这是令人人色变的世纪瘟疫。西医不仅明确了病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还由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发明了基于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鸡尾酒疗法”。“鸡尾酒疗法”问世后获得巨大成功,70%-80%的病人免疫系统得以修复重建,病毒载量大大减少甚至检测不出,对早中期艾滋病尤其疗效卓著,几乎可以达到接近健康人的期望寿命,艾滋病因此不再是绝症,而成为一种慢性病。据WHO数据,在年和年间,鸡尾酒疗法使大约万人的生命得到挽救;而年来,全球艾滋病相关死亡减少了1/3。中医如何?国医大师邓铁涛讥笑鸡尾酒疗法只是相当于中国商代的水平,并且于年豪言一年半攻克艾滋病。直到大师年初去世,他也没有实现自己的誓言。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举这十个病为例,是要说明,现代医学“打擂台”的方式是用科学和数据说话,而不是编故事喊口号约架斗狠。

余向东









































白癜风如何治
怎么样预防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qiangbuxi.net/zyzx/50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