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命是什么这个答案,惊醒所有中医

导读:今天分享的是纪录中医”系列纪录片的访谈。作为呵护中国年健康的中医,正经历一段艰难的时刻。但越是如此,越能激发更多有识之士投入继承、发扬中医的队伍当中。

中医的命是什么?大家认为中医的命就是中医有悠久的历史,有文化的内涵,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立了多少功。

受访人介绍

张晓彤

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创始人

原卫生部部长崔月犁之子

大家都这样认为,那中医就不灭亡了吗?如果没有人信中医药了,中医药已经没有疗效了,全都西化了,不亡还等什么呢?中医真正的命是疗效啊!

▲焦(树德)老擅治内科疑难重病

▲刘宝琦大夫为外国友人治疗

纪录片中列举了多位名中医,每位都身怀中医绝技,却奈何无法将老祖宗的东西传承下去,丢了!这样的例子,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不胜枚举,中医传承出现断层,已经成为阻碍中医发展的最大问题。

为什么?因为政策种种限制,不让人家行医。没有学历,没有各种证明就不给发医师证,他们行医都算是非法行医,就更不用说传承带徒弟了。

▲蒲辅周(—),现代中医学家,四川梓潼人

▲柴松岩,京都妇科名医,医院妇科教授,正主任医师,第三届国医大师拟表彰人选

民间那么多医生,一个医师法下来,还宣扬一年查出了12万非法行医的。这12万人群中,中医基层一共有多少大夫啊?

“中医最大的危机是后继无人。也许不出50年,中医不需要被别人取消,就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一位老中医的感慨。此语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点中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要害。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西医从业人数约万人,而中医只有40万人左右,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了20%。目前,我国主要是一批50岁以上的中医苦撑危局,有志于中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中医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

中医高等院校是中医人才的摇篮。然而,即便是在这里,中医教育也面临着西医化的命运。学生1/3时间学西医,1/3时间学外语,1/3时间学中医,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一些中医经典课程不断被删减,甚至沦为选修课,而西医理论却日渐强化。

很多学生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很高,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修养却很差,有的读不懂《黄帝内经》、《伤寒论》,有的甚至连基本的药性赋、汤头歌诀也不会背诵。更可怕的是,受教育层次越高,离中医特色越远。

很多中医研究生不在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上下功夫,而是按照西医的模式,研究细胞和分子,做大量的动物实验。说是“中西医并重”,实际上是“重西轻中”。结果,很多学生毕业后既不懂“望闻问切”,也不会开方配药,名为中医,实为西医。

以师带徒、师徒传承的师承教育,是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数千年来,这种模式造就了很多医术精湛的名家。口传心授、因材施教,成为中医教育的一大特色。然而,到了今天,很多师承制培养的中医虽然水平很高,但由于西医知识不足,过不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关,无法取得合法资质,只能算是“江湖郎中”,靠偷偷行医维生。他们沿袭家族传承模式,一些“绝招”往往不愿公开,很多具有重要价值的验方因此失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7月1号正式实施,《中医药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基本性法律。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中医药法》的两大配套文件《中医专长医师考核管理办法》(简称)以及《中医诊所备案管理办法》(简称)也相继出台和实施。

中医专长医师的出现,真正解放了有技无证的民间中医。现在,民间中医想要合法行医,没有了学历和专业限制,只要你是通过系统的师承学习或长期的中医实践经历,具备行之有效的中医一技之长,即符合中医专长医师的报考条件!一旦获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即可获得合法行医和开办中医诊所的资格!

随着各省份中医专长医师考核细则的陆续实施,所有的民间中医都应该行动起来,一起为中医打开命脉之门!

部分来源:人民日报

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交流!

——END——

更多精彩文章,







































白癜风诊疗康复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qiangbuxi.net/zyzx/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