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名流巨星》已完结,今年第一部破10亿的超级网剧。
近来一直看到微博或贴吧对于该剧改编的各种评论,但是长篇的评论戳中我心里的点不特别多,所以就自己开笔写了一篇,仅从我个人角度对于电视剧改编的情节逻辑、人物塑造以及演员把握角色这几个方面来比较评述我个人对于这部网剧的看法。
我看到很多网友争论的焦点在于感情线的改变,就是把耽美改成了言情,但是在我看来这部电视改编小说最大的问题不在与感情线没写好,而是励志线没有写好,因此少了原作的精髓。简单来说就是感情线太多,事业线单一,层次没起来,情怀没展开。当然这部剧也有改编和添加的好的地方,接下来我会一一谈到。
(一)关于改编情节逻辑纰漏
也许跟我自己也写作有关,我看一个电视剧、电影,首先注意到的编剧而不是演员。我承认这部剧的编剧很不容易,要编这么一部剧,首先要考虑到原著粉要求还原,又要考虑给更多受众去接受,还要提防广电拎刀封杀,需要顾虑的实在太多了。由于原著小说直到小说一半过后官配才刚刚产生所谓爱情,但是电视剧又不可能播那么多集,但还在这少数几集给糖吃,就造成了设定和故事节奏上产生了的一些混乱。再加上要平均每个演员的戏份,以及编剧本人的功力问题,才产生了我认为这个改编剧最致命的一个问题——逻辑混乱。
关于逻辑混乱这个问题,口说无凭,我们举三个例子,一看便知。
第一个逻辑混乱点,在于云修的演技。
无论是小说还是剧,给云修的设定首先是演技精湛。
那么我们先来说剧,整个电视剧,我们看到突出云修演技精湛的片段似乎只有刚开始的视镜“恋马狂”以及第一部偶像剧与影帝谢颐的对手戏——恋马狂的表演展现了主角的戏剧功底以及爆发力,而与谢颐的对戏着重表现了主角能HOLD住气场(此处主要与储风做对比,还不排除主角本色演出的可能,毕竟剧中协议可是害死他的人,说出那些台词并不难)。
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演技好作为主角一个重要的设定,在剧中并没有更多更好的体现,而所有的一切,包括云修事业的起步,包括封景的赏识,包括他的演艺事业节节高升,一切的基点都源于演技好这个设定。编剧显然没有意识到演技好这个设定不是靠别的角色评价出来的,而是要设计细节让观众感觉到的。
那么这里就指出剧中最关键的一个败笔细节,就是云修吻戏演不出来,最后还是封景给他指导才演出来的。且不说一个大公司的艺人总监根本没时间去盯个别艺人的片场,只说杜云修作为一个以演技著称的演员连吻戏都演不出来,这种设定不是自己打脸么?莫要跟我说他是个GAY所以吻不了一个女演员(更别说电视剧里云修的设定类似直男),断背山的主演还直男呢人家怎么演的?既然是拼演技,就不要在这种拙劣的问题上掉链子,要不然这样的演技根本够不上让封景赏识他,后面的一切事业线就都不合逻辑了。可以在此处再多揣测一下编剧的心里——发糖,一是让云景CP有感情基础(毕竟如果按原著写这里封景都没什么出场的机会),二是给观众福利——壁咚什么的观众肯定买账。但是不好意思,这个账我是不买的。这里就聊到了在编剧心里,是事业线给感情线让路还是反过来,显然编剧选择了感情线,这才造成了逻辑上的混乱不合理,更丢弃了原作的情怀。
此处我们反观原著,原著虽然以平实记叙为主但最重要的是逻辑合理,自圆其说。再此抛出几个情节做例子,来说说原著是怎么设定云修演技精湛这回事的。
一是第一次云修的视镜,是一个师爷的角色。第一个细节文中用了来回来去焦急踱步却始终在镜头里的细节,证明了他不是一个新手演员,对于镜头取景有很强的概念感。第二个细节是在提笔书写前,多加了把毛笔中的一根狼毫拔出来的这个动作,来突出他很细致地根据角色身份揣度了角色的用笔习惯。
二是出道第一个偶像剧,是男二的角色。有一个细节是纸鹤的运用,这是杜云修自己设计的标志,文中提到后来有粉丝替他剪辑发现他折每个纸鹤的表情是不一样的。
三是储风没得到新人奖在封景面前阴阳怪气,封景把储风拉倒DVD前面让他看自己演的偶像剧和杜云修作对比的时候。先是关了声音看换面,发现关了声音以后单从人物举止表情来看发现储风的表情明显单一化而云修不是;后来又关了画面听声音,指出了云修在微语气的处理上有专业声优的水准(虽然我觉得原著可以在这个细节上写的更详细就好了)。
前两个是直接描写云修的演技,后者是反面衬托云修的演技,总之就是强调云修神演技的这个设定。什么是演技,怎么表现出来的,就是这些细节。
文中有,故合理;剧中无,故不合理。
第二个逻辑混乱点在于厉睿手段与对封景的态度。
厉睿是个什么人?原著中的厉睿是ESE的大BOSS,商业至上利益至上,理智冷静,有帝王般的气场,除了利益,其他一切都让路。
剧中的厉睿虽然沿袭商业至上的这个点,但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真看不出来他是一个公司的大老板所应有的手段,败笔在于启用秦楚这件事上。
电视剧里为了表现封景的权利在秦楚来了以后被架空简直是拼尽全力。不批办公室用品这种愚蠢的排挤梗,只有在小言里才用得到,你见过哪个公司高层内斗是从不批办公室用品开始的,人家高层内斗都是从势力争取,笼络人才开始,期间争斗暗流涌动,纷繁复杂。你现在给我看一个不批办公用品,且不说以封景的性格这么长时间能不能坐的住,单说这段数低的就像在大学生吵架突然有一个人哭了说要去告老师的这种幼齿的违和感。后来历逍批评他一直听信某人,说的就是秦楚,这就不合理了,一个手段如此老道的厉睿会听信一个手段如此幼稚且没什么能力的秦楚,请问厉睿作为一个大老板的裁决力去哪里了。
如果说对于秦楚的听信还可以勉强理解为厉睿本身就想排挤封景,秦楚只是一个幌子的话,那么厉睿中间跟封景的谈话我就更听不太懂了。厉睿质问封景为什么为了云修不惜做出伤害他伤害ESE的事情,这个就非常不合理。不合理在于,以厉睿的性格与身份,他的纠结点根本不在于云修这个人,说白了,这个人是谁不重要,封景屡次越权才是他怒的原因。不知是不是编剧又要突出CP感,于是强加了这么一句,搞得跟厉睿在吃醋一样我就十分尴尬了。
反观原著,我觉得厉睿虽然是个渣,但他做的所有决定都符合他的身份他的性格,他真正怒的原因是因为封景屡次挑战他的权威,在新人奖评选时在后台公开跟他叫板。而他的每一个决定,虽然是从商业角度考略的,却并非只有赚眼下这一盘钱这么目光短浅,他要推储风不推云修的理由,是为了让他走谢颐第二让他在国际上站稳脚跟。文中也给足了理由也是目前国际影视的现状“华人在国际上没机会展示什么演技,人家要的是中国功夫和东方风情”,理由充分到封景无法反驳,作为读者的我们也无法反驳。每每看到这里我就在想,这才是厉睿,一个让封景舍弃如日中天的的光环,甘愿为他退居幕后为他冲锋陷阵十几年的人。他虽然是个商人但是考虑问题长远而谨慎,他有他的人格魅力。而这样的人只会把婚姻作为商业的筹码,而绝不会听信一个无知妇人的教唆。
第三个逻辑混乱点在于“辞职门”的不合理顺序。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也是原著小说里的高潮情节,为了看的清楚,我们来做一个表格进行比较。
电视剧:封景发现厉睿与秦楚结婚——封景自行辞职——封景失望酒店买醉——厉睿控制媒体制造封景负面新闻
原 著:封景直接被勒令自行辞职,许诺好处,避免舆论压力——封景拒不辞职,放出消息被辞职让媒体制造舆论对厉睿施压,正负面新闻满天飞——厉睿持续施压——封景失望酒店买醉
从以上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件事的因果顺序其实有很大的差别。我认为电视剧处理的不合理之处在于,封景先自行辞职然后直接就夜店买醉,他辞职和厉睿控制媒体对他的负面言论几乎是同时的,而他辞职的原因是发现厉睿和秦楚结婚。且不说哪家的下属因为老板结婚就辞职的,厉睿啥都没说你自己辞职,然后又自说自话自己伤心到要死,怪不得有弹幕说封景矫情。这绝对不能怪观众毒蛇,实在是编剧编的不合理,给人感觉就像是“一个姑娘觉得没意思了自己跟男朋友提分手,虽然感情不好但人家没想真分但是女方提出来了就分吧,真分手后姑娘又难过到要死要活的”,让人不禁吐槽你这么难过你提什么分手,矫情不矫情啊!
封景大小是个艺人总监,能力手段阅历都没得说,就是性格傲了一点儿,但这么自说自话自暴自弃,小媳妇一样的幽怨完全不可理解啊。
反观原著,封景直接就是被勒令自行辞职,上来就是当头一棒,但是封景不愿辞职所以一直拖着,但是又对厉睿很失望才在夜店买醉。这个才是合理的逻辑,才不会让人觉得矫情。再加上原著里还有一些更虐的情节,电视剧里肯定不会提,这些因素加在一起,真的让然觉得封景因为厉睿这一下十几年的事业和爱情全毁,之前的青春都喂狗了的感觉,才会如此失望,一切的情绪都层叠到无以复加,才会让人理解角色的难言之苦而不是觉得他矫情。
这才是正确的逻辑。
(二)关于人物设定改编
说到人物设定这个问题,我相信这是很多人诟病的一个点,因为该剧除了封景的人物设定,其他人物的设定是多多少少改了一些的,有个叫人可以接受,有的的确令人接受不能。
那么首先,我们来谈一谈主角杜云修。
杜云修这个人因为种种原因,设定在剧中真的改编的太多了,也许很多人说还是能看出原来的影子,但我个人认为他作为本书的主角,无关风月,无关爱情,却已经失去了原著的精髓。
书中云修正如作者所言,淡如春山,谦谦君子。但其实他并不十分善于与人周旋,而是更专注于做自己的事业,那就是演戏。且虽然温润如杜云修,也会在关键的时刻变得非常的坚定果断,甚至强势。就像水一样,能起能落能潜能涌,至柔却可奔放出强烈的力量。
那个喜欢演戏,那个热爱着自己的事业,那个拖着断掉的肋骨去片场找导演要回自己角色的云修,那个为了自己的角色与老中医一起细细研读医术,几乎最后都可以做赤脚医生的云修,他对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那份赤子之诚,他对于演艺事业的那份踏实与钻研,无关情爱,又是多么的令人感动。
而比演戏更重要的,是他做人的原则。他的正直与勇敢给了他的恩人,他的关怀与体贴给了他落难的朋友。是的,那个坐在直播间里为封景说话的云修,那一刻我在他话语里听到的绝对不是爱情,而是一个人做人的品格与坚守,是对于恩人的忠诚与感恩。是的,那个在林萱生产前陪在她身边的云修,那一刻我的确感到一个人愿意为了自己心中坚持的信念放弃了属于自己的发展而舍身站在了朋友身边。这样的感恩,这样的忠诚,这样的仗义,这样的信念,让这个人因他的人品而闪耀着熠熠光辉。
而剧中的云修又是怎样失去了他的精髓?我在这里暗自揣度,想必是编剧弄错了重点,将情爱作为了电视剧的主体,而忽略了一个人的精神不止由风月情爱而生。
曾经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比爱情更伟大的,是人性的光辉”,这句话,我深以为然。
如果编剧在乎这个人真正的精髓,为什么不让云修像原著一样站起来自己争取唐云起的角色,而是躺在床上等着封景为他奔走,最后得到这个角色还是因为林萱的帮忙?为什么让以演技著称的云修连吻戏都不会,还要封景教他?请不要事事甩锅给广电总局,总局或许不支持耽美,但总局没有让你抹杀一个人物的风骨。
原著里云修虽然是个温柔的人,却也是个干净利落的人,从来不会那么磨磨唧唧、犹豫不决。他热爱自己的事业,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他是一个真正外柔内刚内心强大,几乎不需要别人去开导他去安慰他保护他的人。
而剧中的云修像小白兔似的被各路反派威胁,包括被同期训练生拳打脚踢,包括谢颐一直想害死他,包括储风取代了AMANDA成为了最贱的猪队友,包括历晨各种威胁他。而我们的男主一直各种被封景空降帮助,自己经常被历晨威胁纠结痛苦(很高兴最后男主可以跟历晨翻脸),经常上坟送花偶遇个林萱或去个孤儿院作为他的日常。
我莫名看到了编剧大人用耽美和言情基本上把这个人塞满了,最后少之又少的才是他的事业线,这就是剧取向出错了。
原著虽是耽美,但感情线平实温暖,没有什么心跳加速,玩儿什么尴尬的壁咚扑倒;有的只是坚持不变的支持和陪伴,人物之间鲜有情话与告白,却让人深深感觉出“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而编剧大人的耽美擦边球更像是为了卖腐而卖腐,为了发糖而发糖,虽然有些情节戳人萌点,但更有很多的情节使人感到尴尬,仿佛两个没认识多久的人就要强说轰轰烈烈,实在令人接受不能。而最令人诟病的情节或许还是强塞言情线,连带着林萱这么高冷女神的角色都崩成了韩剧女主式哭包,一个高级酱油柳艺本是个趋利避害之人却改成心大漏风倒追男主的少女,一天到晚蹦蹦跳跳绕男主身边。编剧大大已经给男主塞了那么满的感情线,难怪没时间精力去写细细写出男主的励志事业线了。
一个失去了事业线表现力的男人,光有情爱却也是缺乏表现力和层次的,不论是耽美还是言情。
(三)关于编剧改编经典台词的细节处理
关于经典台词的改编,可以算是编剧大部分还是保留了下来,这一点令人颇感欣慰。但是还是有两处经典台词,我感觉失去了原著的精神风貌。
第一个,是那个神奇的兄弟梗。
为了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我们首先来做一个对比。
电视剧台词
云修:你为什么对我那么好?
封景:因为你像我弟弟,我有个弟弟,很多年前生病死了……
小说原著对白
云修:你为什么帮我?
封景:……表演真是一门伟大的艺术。
首先我们来看云修,原著中的云修没有问封景“你为什么对我那么好”而是问了“你为什么帮我”,这是一个表现编剧感情取向的一个很重要的点。细细琢磨这两句话,前面那句话更像是像一个女孩子在问追她的男人为什么处处帮他,在情感上亲近了许多。而后者只是一句普通疑问,只是不明白一个那么忙的艺人总监,为什么想起来帮他这么个新人?
讲真,我看着电视剧里云修一脸坦然地念出这么小媳妇样儿的台词么,我都替演员感到尴尬。
而封景的回答才更让琢磨。原著中的封景在电话里沉思了很久,想到了当年他还是演员的时候与杜飞的对戏,想到了演员之间对戏的那种酣畅淋漓,最后终于说出的一句话:“表演真是一门伟大的艺术……”
这句话太感动我了,感动我的其实是一个演员对表演艺术最纯粹的热爱,即使退居二线,即使不做演员很多年,即使如今做人做事都是从商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无法控制地依旧对表演有着图一开始入行时的那份最纯粹的追求。因为欣赏,所以屡次提携,不是任何私情,而是这份对于艺术的纯粹追求与初心不改。什么是初心,这份纯粹就是初心。不止是这个圈子,每一个人在进入社会时或许都有那份初心,保有梦想与热爱,但是摸爬滚打很多年后是否还是会和当初一样?也许做事手法更加圆通,也许磨平了身上的棱棱角角,但有些原则应该也必须不能改变。这份纯粹,我在云修的身上一直能够看到,也因为这短短的一句话,亦是在封景身上看了。因为看到,所以感动。
然而编剧却强行改了这个回答,只是为了给后来的兄弟梗铺路。且不说兄弟梗用的十分勉强,单说这句话的改编又是感情线挤跑了事业线,让人物的情怀与风骨荡然无存。
对比二
电视剧台词
“如果问我这一生,最不放弃的,我会回答,一个就是爱情……另一个就是演戏。但是现在,有更重的东西——那个就是做人的底线。就算因此,不能演戏了,我也绝不后悔!”
小说原著对白
“如果问我这一生,最不放弃的,我会回答,一个就是爱情……另一个就是演戏。但是现在,有更重的东西——那个就是做人的底线。就算因此,不能演戏了……也,也是没有关系的。”
是云修在出息电台节目决定为封景说话前,下定决心后对风景说的一段话。
两段话的区别在于句尾的语气程度,可以说剧中表现得更加义无反顾,因为是“绝不后悔”。可是回过头来想想,才会逐渐发现其实小说里的话,才更加合理。因为杜云修真正爱他的事业,重生前尚且在谢颐与演戏中间犹豫过,重生后更是一心投入自己的事业。他对于演员这份职业的热爱,是非常强烈的,所以让他放弃,其实真的是很难的事情,尤其是为的这个人其实跟他也不算矫情很深只是知遇之恩,所以尽管在语气上剧中的更有表现力,但是逻辑上我还是更加赞同小说中的对白。
(四)改编出彩之处
之前我一直都在吐槽,但其实剧中也有细节让我很喜欢,加的并不突兀我觉得很出彩。
一个是妈妈这个角色,在纷乱复杂的爱情线中,这条亲情线简直成为了一泉清流。既不十分破坏原著的精神风貌,又给该剧加入了浓浓的人情味,特别是孤儿院之后,妈妈明明知道自己的儿子不是自己的儿子,还是慢慢接受了这个新的儿子。而云修在杜飞的目前哭妈妈的时候,我有那么一瞬间真是被感动到了,没有被爱情感动到,却被这条亲情线感动到了。
第二个是云修接到唐云起剧本以后,封景告诉他要注重人物的眼神(虽然我还是觉得云修演戏不用封景来教,云修让封景教的是处世才对)。那个时候BGM推入,加上演员照着京剧演员学习表演的时候,我真的认为这个点抓的不错。应该说是,终于着重说了下事业线我也是感动哭了。尽管唐云起的戏中戏从“痞子少年崛起成将军”的主旨变成了“古装一男两女言情向”这个设定让我非常失望,但是眼神戏的点还是非常不错的。
(五)演员诠释角色
最后关于演员,我就简单说两句。
请原谅一个原著党的执著我觉得这剧的主角就是云景,其他人都是配角所以就不单拿出来一一叙说,我只说说演出了杜云修和封景的这三个演员的表演。
惯例主角先上,我认为马可同学是努力地演出了剧本中的云修。作为一个原著党我也想客观地说,这个角色真的并不好演,无论是原作中还是剧中的(虽然剧中人设崩了)。一个演员要想驾驭风格化很强的角色,有时其实比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角色更加好找定位,但是云修的人设并不是一个风格化很强的人,这就需要表演的收放自如。马可在演穆子彻这个原本放荡不羁的少年时,表现的很出色;在对云修温和宁静的表现,也是很贴人设的,唯有在云修激动的时候在收与放的程度把握上,如果再收一些会更加自然。但是演员在京剧时台演的瞬间和有手部特写的地方,我都认为非常好看。总之,编剧把主角设定改得亲娘不认,让演员来背这个锅显然是不公平的,不过还是希望这个演员能在今后的演艺道路中更多磨砺沉淀,可以做到更加收放自如。
让我比较惊艳到的是傅方俊同学的杜飞。可能这种好感度来源于演技的展现并不多,因为杜飞出场并不多,但是因为他的气场实在跟原著太贴了,温暖平和由内而外,让我作为一个原著党忍不住对他多一份好感。而其中展现演技的部分也只有恋马狂的不完整表演,不得不说演员表演出色,完全超乎角色本身温润的气质,表演时竟有一丝洒脱与张扬,尽管镜头不多,无法做出更多的演技上的评判,但我还是很满意这个演员对于角色的诠释。
最后是封景,对于这个风格化很强的角色,我认为徐海乔同学还是非常还原原著的。前面提到这样的角色设定可能更利于演员抓住角色定位,这是角色的优势,但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这个演员的近景,有几场眼神戏十分到位。虽然我觉得徐海乔是个颜值忽高忽低的演员,但演技稳定,微表情处理到位,对于人物关系的细节设计恰到好处。徐海乔的封景形不似神似,只神似一条,足让我这个原著党非常欣慰。
另外这个剧的配音我都很喜欢。原来是非常喜欢沈达威和沈磊的声线,现在我简直要站金峰大大为男神了。语气处理轻重缓急不能更赞,尤其是“永不相欺”,简直苏。封景这个角色没有这个CV简直要失色好多,毕竟乔叔本人声线软萌而且自觉他台词的功底不如他的微表情表达,总之向金峰大大表白。
讲了这么多,其实也不止针对编剧,而是整个制作组。作为原著党我看中的是文中纯粹不改的励志线和温和平实的感情线,但是剧本身弱化了励志线,又在感情线上令人诟病,一边卖腐发糖一边言情虐恋,实在是失去了原作的精神内涵。
要知道,比爱情更伟大的,是人性的光辉。圈钱赚收视率可以通过卖腐发糖加言情戏份,但是总有一些观众是想看到更深层的内涵。改编难度大虽然大家都明白,但也不要甩锅给广电总局。还是那句话,广电不支持耽美,但广电没不让你励志,请把励志写好,杜云修的奋斗史不需要三流言情卖腐桥段来充填时间。
最后,我还是要讲一句,我还是感谢这个网剧的,退一万步讲至少他让我认识了一些并不知名但是有演技的演员,也算是我看这个剧一个意外的收获。
文章来源:影视剧盘点网文/傻兔兔阿紫
行业分析影视盘点影视评论
影视营销主做影视剧盘点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