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日原卫生部发布第52号令(旧制度),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考试每年进行一次,通过考核后,颁发《传统医学确有专长证书》,该证书不作为有效行医证件,仅用于申请报考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师承或确有专长助理考试。
年7月1日生效的《中国中医药法》(新制度)第15条明确规定,具有高中学历以确有专长和师承方式学习中医,通过考核后,可取得确有专长中医医师资格证,直接可以注册开办中医诊所或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中医诊疗工作。
年各省公布关于举行年度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考核考试的公告,均在《中国中医药法》实施生效前,所以年师承和确有专长考核仍按原卫生部52号令(年2月1日起)(老政策)执行。
年度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考核考试,考生请注意避免把新旧两种考试制度混淆,年7月1日《中国中医药法》生效后实施的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考核取得的确有专长中医医师资格证,可以作为有效行医证件!直接可以注册开办中医诊所或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中医工作。
《中医药法》明确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后,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实行专家评议方式,通过现场陈述问答、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评议、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等形式对实践技能和效果进行科学量化考核。专家人数应当为不少于5人的奇数。
根据参加考核者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分为内服方药和外治技术两类进行考核。
内服方药类考核内容包括:医术渊源或者传承脉络、医术内容及特点;与擅长治疗的疾病范围相关的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诊断技能、中医治疗方法、中药(民族药)基本知识和用药安全等。考核程序分为医术专长陈述、现场问答、四诊技能操作和现场辨识相关中药等。
外治技术类考核内容包括:医术渊源或者传承脉络、外治技术内容及特点;与其使用的外治技术相关的中医基础知识、擅长治疗的疾病诊断要点、外治技术操作要点、技术应用规范及安全风险防控方法或措施等。考核程序分为医术专长陈述、现场问答、外治技术操作等。
治疗方法以内服方药为主、配合使用外治技术,或以外治技术为主、配合使用中药的,增加相关考核内容。
经综合评议后,考核专家对参加考核者作出考核结论,并对其在执业活动中能够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和具体治疗疾病的范围进行认定。考核合格者,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颁发《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
根据《中医药法》规定,未来中医诊所将会实行备案制,只要备案人有《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或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即可提前诊所备案。而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收到备案材料后,对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即发放统一格式的《中医诊所备案证》。
全国每个地市级区域、县级区域将设置1医院、1医院,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加强中医药设备配置和中医药人员配备。
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根据国家的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加快发展。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医院设立“治未病”科室,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疗养院等开展“治未病”服务,社会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迅速。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医养结合。
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养生保健机构走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和家庭,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理疗、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支持养老机构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鼓励中医医疗机构面向老年人群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
《中医药法》规定,“国家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在执业、业务活动中带徒授业,传授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在中医传承方面,充分发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以及名老中医药专家在传承中的主体作用,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好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
北京道芯堂中医药研究院举办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前培训班第二期正在火热报名中。。。
学习时间:年12月
培训学员:民间中医,养生馆,理疗馆,中医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