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清肺排毒颗粒、广东一方的化湿败毒颗粒、山东步长制药的宣肺败毒颗粒,正式通过国家药监局新药特别审批程序,获准上市。这三款新药,都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经过中国古典经典名方裁化而来,在抗击新冠中实锤证明有效的中药。这三款新药的上市,不只是对中药抗疫的肯定,更是中国在中药监管上的一大进步!在这件事上,监管层没有“唯成分论"、没有“中药西管”,用中医药理论证明中药、用实实在在的药效评价中药。
中药西管、中医药西化、中药唯成分论绑架了中医药的发展,饱受诟病。这滋生了一些严重违背中医药理论的怪异现象。比如中药材连翘,按照之前的药典标准,如果以成分论,老翘几乎都不合格,青翘多数合格,连翘叶含量最高,导致连翘抢青采收严重、用廉价连翘叶提取入药现象有之;行医多年救人无数的老中医,因为考不上医生资格证被判定为非法行医;很多中医药大学科班出身的年轻中医,不会给人看病,诸如此类,着实让中医人尴尬!
中医药理论,对中药只有温热寒凉、四气五味之药性,讲究中药外观等传统的经验鉴别、讲究中药道地产区、讲究采收时节、加工工艺、煎煮顺序等。中医药对中医药人的要求,讲的是“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讲究良心、敬畏天道,人在做,天在看,传统中医药理论从来不讲以某某含量判定药材优劣,更不讲中药因含某一成分而有效。中医理论是以中国古典哲学理论和人用实践为基础的传统医学、宏观医学。西医则是在人体解剖、现代药物化学分析、现代药理学等基础上建立的现代医学、微观医学。中医治人、西医治病,就是中医和西医差别的典型概括。
近代以来,列强的进入,伴随产生的还有西医药在中国的快速普及。对中医药的质疑、抹黑、歪曲、抨击等声音从来没有停止,“废除中医”或者“验药废医”等看起来非常有道理、有科学性、有说服力的论调一度曾经主导舆论,把中医推上“存与废”的生死存亡关头。同一个东西,比如一把刀子,艺术家看到的是工艺品、厨师看到的是切菜工具、歹人看到的是作案利器,都有其不同的价值。同样道理,中药,在中医药理论角度看来才是药,可以用中医药理论说明其功效价值,能治病。如果非要用西医的角度看中药,中药就是草根树皮、蔬菜、香料,跟治病救人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中医则是跟巫术、迷信差不多,就算把中药提取出某些单一成分治病,充其量就是植物药,也不属于中药。在西医当道的世道下,用化学药思维、植物药思维绑架中医药的情况非常盛行。这样下去,中将不中!
中药,是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治病救人的东西,对中药的评判,就得用中医药理论来评判。中医药理论下,中药的药性主要是指药的温热寒凉、辛甘酸苦咸、归经等形而上之的性质,这些指标,现代医学手段温度计测不出温热寒凉,嘴巴、肉眼、放大镜、显微镜、X光、高效液相色谱等都检测不出来辛甘酸苦咸,用动物试验也测不出中药归经,因为归经是中医理论,中医的肾,它不完全等于西医的肾,中医的经(经络),不完全等于西医的血管或者神经。如果以西医药的思维来看待和管理中药,用含量评判中药质量、用西医药代动力学等理论评判中药功效、用西药研发评审手段管理中药,而把千百年来传统中国文化和人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中医药理论和经典名方视若罔闻,则真是数典忘祖、离经叛道、作茧自缚!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座山,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风景,这个道理大家都能接受。中西医理各不同,中西药各有其功,只要能治病救人,就可以兼容并蓄,百花齐放。比如中医理论用麻黄草治疗感冒,西医理论用麻黄草提取物麻黄碱治疗感冒,有效果就行。无论西医中医,有效才是硬道理,安全有效才是评价药物的金标准!
如果中医西医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则是好上加好,众生之福!如果非要用西医理绑架中医,或者非要评比个高下优劣,要么是心胸狭隘、思想偏执,要么是利益熏心、动机不纯!一些高级中医黑,背后都有西方利益集团金主操纵,用所谓动植物保护的道德制高点绑架中药、用所谓科学抹黑中医药,巧言令色,用心险恶!中医药人要自强,国人不可不擦亮眼睛!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