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电视剧《老中医》剧照)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老中医》中,翁泉海大夫对徒弟说,学中医需要“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根指头,四季衣裳。”
这四句台词不是剧本作者的杜撰,而是古时对中医人的四项基本要求,我们先解释一下后面的三项要求。
“二会双簧”,要求做中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熟背医学入门歌诀,比如《汤头歌括》、《药性赋》、《医学三字经》,等。熟练的程度如同演双簧那样得于心而应于手。
“三根指头”,是指学习中医要用心体悟三指切脉,所谓“三根指头吃天下”就是此意。
“四季衣裳”,是指为医者要讲究仪表,有四季不同的得体服装,着装宜整洁、庄重,不可怪异,更不可肮脏、邋遢。
以上三点皆好理解,那么为什么做中医还需要有“一手好字”呢?
首先,书写工整可以防止抓药时出错。
以前的中药房“照方抓药”是照着手写处方的,手写处方要求的最基本一点是工整、好辨认,如果书写潦草,字迹模棱两可,那么药工抓药时很可能会按“图”索骥,拿错药。
多年前,我曾眼见某位中医生,患者拿其手写的处方去中药房抓药,一会儿回来指着处方上的某味药说药房的人不认识,请问他写的是哪味药。只见那位老先生眨巴了半天眼,呵斥患者道:“怎么不早拿回来问,我也认不出是什么药来了。”
如此笑话,焉能不出错?
(上图:民国孟河医派处方)
其次,用心书写,可以促使医者开药时的凝神思索
我本人深有体会,一挥而就的处方固然显得胸有成竹,但难免有草率之弊。一笔一划,用心书写,工整、认真的处方,在书写过程中常会发现自己思路里的问题,可以替换某味药的不足,可以衡量药味之间的剂量比例关系,等等。
因于此,虽然电脑开方现下已经很盛行,我自坚持手写,并在近来有使用软笔正楷书写处方的打算,只是为藉此促进自己开处一方一药时的深思。
最后,书写工雅的处方,足可令人赏心悦目
从美学而言,书写工雅的处方自然可令人赏心悦目。古时医者,常有儒医之称,一大部分名医是由举子业不就而转行的,所以有谚云:“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是说这一批饱学之士转而学医时,轻松自在,常能有体悟。古来读书人要想搏个功名,必得有一手好字,所以他们书写的处方,堪称书法。
(上图:我乡祖传中医刘兆钧先生祖上墨宝)
由此可见,学习中医需“一手好字”的重要性了。我辈中医,虽大可不必在习练书法上费太多功夫,但一笔一划、认真工整地写清楚每一个字,却是行业的要求,也可视作是对心性磨练。
痴堂夢著遺世獨立,賣字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