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医 >> 中医咨询 >> 老中医教你调理

老中医教你调理

第一章阴阳平衡与身体健康   世间万物离不开阴阳   世间万物都是由阴、阳组成的。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早在数千年前就发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它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另外,还归纳出属于阳性的多为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而阴性则是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认识阴阳其实并不复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阴阳的存在,如男属阳、女属阴。而男女各自的体内又是一个阴阳交替的世界,并且互相平衡和消长。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出现也是阴阳的体现,白天温暖即为阳,夜晚寒凉即为阴。   最明显的例子是炎热夏天与寒冷冬天的交替。四季之中,春、夏季节因为温暖暑热而属阳,秋、冬季节由于寒凉清冷而属阴。虽然春、夏总体上属阳,但是春、夏的每一天也有阴阳之分;一天中的阴阳根据阴阳气的多少,还可以划分为阳中之阳、阳中之阴和阴中之阳、阴中之阴。比如,上午整体上属阳,而且是阳气逐渐增加的过程,所以是阳中之阳;下午虽然总体上属于阳,但是由于阳气处于逐渐减少的过程,所以属于阳中之阴。   阴阳是不断变化的,不会总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阴与阳之间的互相转化往往是阴消阳长,或者阳消阴长,而且量变逐渐积累会发生质变。阴与阳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而且还不断地相互消长、转化。   阴阳构成人体   阴阳作用于人体更是奇妙而明显的。在我们的身体里,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阴阳交织和互相影响着,只要你悉心地体验,就能感觉到。因为人体也是自然界阴阳之气变化的产物,也就必然会有阴阳的属性及其相互间的作用。人体的阴阳决定着一个人的健康和生老病死。正是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中医学在治疗疾病的根本问题上提出了“治病必求于本”。   那么,人体的“本”是什么呢?   《黄帝内经》中提出:“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生命的根本必须建立在自然阴阳变化的基础上。以我们人体来划分阴阳,即人的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腹部经常屈曲,因此属阴;背部经常伸展,因此属阳。人体的上部属阳,下部属阴等。人身体里的内脏,根据其不同的生理特点也有其阴与阳的属性。心、肝、脾、肺、肾等脏器,由于它们的功能主要是储存精气,属于一种静态,所以属阴;胃、小肠、大肠、胆囊、膀胱等器官,主要功能是传导水谷代谢产物,是动态活动的,所以属阳。   正因为如此,人体里的阴阳之气的关系决定着人体的健康状态。人体的活动属阳,物质基础属阴。一切活动都必须以物质为基础,而基础物质发挥作用又必须通过功能活动才能实现。如果一个人活动量太大,就会消耗过多的基础物质,造成基础物质的严重不足,进而形成疾病。如果基础物质被耗竭,人体的生命就会因此而终止。如果一个人只有基础物质,而没有生命的活动,那么这些基础物质也会停滞下来。流通不畅的物质,不但无法发挥作用,而且还会影响生命活动的进行,从而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所以,要想使身体处于最佳状态,就要进行阴阳调和,达到互补而不是互堵。只有这样,才能健康长寿,没有疾病困扰。   平衡阴阳,才能守住健康   阴阳原理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和中国养生学的核心。按照中医学和传统养生学的观点,人的身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阴虚阳盛型、阴盛阳虚型和阴阳平衡型。阴虚阳盛型由于凉少而热多,故身体发热或手脚发热,即为热性体质人。阴盛阳虚型是由于热少而凉多,故身体发凉或手脚发凉,他们属于凉性体质人。阴阳平衡型因阴阳搭配适当,故身体不凉不热,他们属于中性体质人。在这三种类型中,阴阳平衡型应是最理想的了。这种类型体质的人,身体健壮,精力充沛,身材适中,很少得病。而其他两种类型体质的人问题就多了,这两种类型的人都易出现易疲劳等亚健康现象,严重时可导致过劳死。具体地说,阴盛阳虚之人易脱发、消瘦、失眠、头晕,也易疲劳,易患前列腺炎,男人阳痿,女人不孕。阴虚阳盛之人易得热性病,易长疮、疖子、扁桃体易发炎、鼻子或牙龈易出血、牙痛、牙龈脓肿,易感冒、发热,随着年龄增长,易患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病、脑血栓、脑出血等疾病。   既然阴阳平衡型是最佳状态,那么我们就要设法将另外两种类型的体质调理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上来。所以,这就凸显出进补的重要性了。   尽管许多人了解,只有阴阳互相的作用和平衡,才能保证机体的健康和正常运转,也知道补阴和补阳的一些办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辨证加以补充。否则,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可能还会适得其反,甚至补出疾病,从而危害身体健康。   进补的基本原则就是平衡阴阳。阴虚之人应凉补(滋阴),阳虚之人应热补(壮阳)。阴阳失衡较轻者,通过食补即可达到补益的目的。而严重失衡者,就应考虑进行药补了。若不分阴阳,盲目进补,如阴虚身热之人,再进补人参、海参、鹿茸、冬虫夏草等温热性补品,热上加热,是很容易补出脑血栓、脑出血,甚至是心脏病;而阳虚畏寒之人,若再进补寒凉之物,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样会给身体造成很大伤害。   中医提倡夏天凉补,冬天热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对于阴阳平衡或基本平衡之人来说,可以按此规律进行适当的季节性滋补。但对于阴阳失衡较为严重的人来说,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滋补,如阴虚者在冬天很可能要凉补,阳虚者在夏天也要热补。所以,我们在进补时一定要加以注意,切不可盲目进补,以免适得其反或达不到滋补的目的和效果。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表现,阴阳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本条件。我们只有保护阳气、珍惜阴气,才能维持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版权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辛苦的创作,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白癜风的治疗过程
北京市中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qiangbuxi.net/zyzix/2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