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剧集创作的原动力在哪?如何看待“爆款”?传统媒体、新媒体与制作公司如何能够在平衡的协作机制下实现更有效的台网融合?在年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上,众多行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对于过去一年电视市场进行回顾和分析,把脉电视产业新格局。
小编有话说回顾年,中国电视剧市场好剧迭出,整体创作呈现出主流内容更加突出鲜明、现实主义创作强力回归的面貌,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在3月13日的年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上,来自全国广电系统、多家影视公司的千余名嘉宾围绕新时代的电视剧创作展开了讨论。
复盘年的品质剧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杨铮肯定了SMG和东方卫视在年电视剧制播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对于已逐步展开的新一年电视剧制播工作,杨铮指出,全国电视剧行业的从业者们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进一步提升思想高度,开掘作品深度,创新表达方式,回应新时代对我们的新要求。同时,要以重要节点创作为契机,提升电视剧整体品质,促进中国电视剧由大国向强国迈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杨铮
剧集精品化,“缩量提质”成行业主流
年,我国电视剧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旺盛的活力。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军为SMG在、两个年度的电视剧制播工作做了总结和展望。她表示,年SMG勇于担当,在重要宣传节点提前做好重点剧目的购播工作,为整个东方卫视频道打造“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打下扎实基础,发挥了播出平台的宣传引领作用。同时,SMG精耕细作,播出了一批温暖明亮的现实主义精品剧作。
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军
据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王玮介绍,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行动准则下,上海电视剧行业在创作数量放缓的基础上逐渐增强核心竞争力。其中,年,上海出品的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和《平凡的世界》获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都市情感律政剧《继承人》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好剧选介”;电视剧剧本《迷猎》《南方有乔木》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精品发展扶持专项资金;《南方有乔木》《大转折》《外滩钟声》《国民大生活》《一树桃花开》5部沪产剧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要宣传期推荐播出参考剧目……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王玮
“抛开浮华,走向深度,是品质之年的主色调”,SMG影视剧中心主任、东方卫视中心总监王磊卿以“请回答,——中国电视剧市场思考与展望”为题,对过去一年的电视剧行业的生态与发展趋势做出个人的总结和判断。在王磊卿看来,品质剧井喷源于对“深度”的挖掘:主旋律剧有了社会深度、历史剧有了历史深度、现实题材剧有了人性深度、电视剧表演也有了演技深度。“回顾年的电视剧创作,这些变化令人欣喜。”
SMG影视剧中心主任、东方卫视中心总监王磊卿
现实主义题材是观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方式,《我的前半生》抓准来源于当下生活的热点话题,切入女性成长痛点,冷静地刻画出复杂的人性。“生活的复杂多样性、人性的光辉或黑暗是一直存在的,你只要耐心地捕捉到它,这个故事就能吸引到你”。对于编剧、作家六六来说,艺术扎根于生活,却从来没有高于生活。
而对于行业剧的创作,如何分配专业与情感的比重,如何协调专业性与戏剧性的平衡成为最重要的技术问题。在“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的突破与创新”主题论坛上,六六认为不走入人物的灵魂,不去熟悉人物的生活体系和语言体系,是很难写出好戏的。导演沈严则表示,行业剧需要展现行业风貌时能够表达普世的情感,而不是只是一味表达爱情。
除了现实题材剧作,多部古装题材剧作也有着很好的成色并收获良好口碑。《那年花开月正圆》以历史事件为参照,辅以艺术化的表达,描写了一位中国古代女性的奋斗“传奇”。《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在扎实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又从历史文献中跳脱出来,展现历史人物的情感与思想。古装题材创作之难在于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弥合,如何在保持历史逻辑真实的前提下合理把握艺术虚构程度,成为电视剧创作者的永恒命题。“历史剧毕竟不是历史论文,肯定会有虚构”,编剧、作家马伯庸认为,判断历史剧的标准并非是否完全符合历史史实,而是对于历史逻辑和历史规律的把握。
“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的突破与创新”主题论坛
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客户总监龙长缨根据年的电视剧收视情况对过去一年的电视剧市场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她说,虽然现在每年上市新剧的数量正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但“缩量提质”已成为行业主流。
从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好剧推介”名单中也可以看到,年的品质剧集不仅回归现实题材,回归常识,而且还回归演技。众多演技精湛的“老戏骨”在年轻人中广受好评。“从‘小鲜肉’至上慢慢回归,是一个市场的过程”,导演沈严认为,精良的制作与演员扎实的演技才是电视剧的制胜法宝。
新时代电视剧如何从“新”出发
以深度、品质为中心线,今年的产业论坛以“新时代中国电视剧的新出发”为主题,从“新时代台网融合”“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的突破与创新”“古装题材创作的突破与创新”三个维度展开讨论。
“新时代台网新融合”主题论坛
年会现场,王磊卿指出了当前电视剧行业里的粗制滥造的现象——剧名、集数越来越长、剧本孵化时长却越来越短;盲目跟风海外拍摄、悬浮动作剧泛滥、过度消费女性成长题材等电视剧“套路”也屡见不鲜。面对新时代的中国电视剧市场,王磊卿提出,SMG将秉承“从商业性优先转向文化导向优先、从大IP优先转向扎根现实主义的原创优先、从追逐流量明星的堆砌卡司优先转向讲求工匠精神的品质优先”这“三个优先”,切实推动SMG影视制播的发展。
王建军在致辞中提到了年SMG的新规划,即以全力打响“上海电视剧”品牌,在五个方面做出努力:率先开展综合评价,以“品质”评价为核心,从“思想性、专业性、创新性、融合力”四个方面为电视剧进行打分,结合收视率排名分值核定评价等次;调整设立重大影视项目办公室,具体承担SMG重大题材影视创作的运营工作,首个重大电视剧项目《大江大河》已经正式启动;深化制片合作,SMG尚世影业将重点推进《老中医》《大江大河》《紫川》《两个人的上海》等多元题材电视剧创作;创新基地合作,携手静安区政府共同投资、联合建设上海最大的位于市中心区域的好莱坞标准的国际影棚和影视产业园区;拓展台网合作、共赢共生。
在内容的传播链条上,制作与播出是决定产品影响力的两个最重要因素,“爆款”剧的产生除了剧作本身立意深远、制作精良、演员演技扎实之外,还需考虑排播模式。过去几年,电视剧的播出模式发生了变化,但在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雨人看来,“真正的爆款剧都是网台共振”,他认为开放的模式才能让电视剧的影响力发挥至最大值。
年,中国的电视剧和网络剧同步进入品质高地。在共同追求品质的新起点上,以及审查制度趋同的大环境下,台网融合又有新的基础、新的契机。正如腾讯公司副总裁、企鹅影视CEO孙忠怀所说:“如果要一个剧影响力最大,那么就让视频网站和一线卫视黄金档同步播出,并且视频网站付费会员有一定优先权”。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轮值总裁兼大优酷事业群总裁杨伟东则希望,尽可能找到一种兼顾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平台的合理的排播模式。而如何找到一种在商业化、排播上、投资上做到权衡发展的协调机制成为接下来台网联动、合作共赢的重要议题。
作者:汪雅青编辑:Zoila
本文首发于广电时评(ID:GDSP),传媒+(ID:chuanmeijia)受权转载,内容合作请添加白殿疯挂什么科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