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艘神秘外星飞船降临地球
选了十二个地点漂着
没有任何动静
他们究竟为何而来?
(从左至右:巴基斯坦、蒙大拿州、苏丹、塞拉利昂)
(从左至右:上海、印度洋、英国、西伯利亚)
(从左至右:俄罗斯、委内瑞拉、北海道、格陵兰岛)传说中的年度烧脑科幻神作
《降临》
为什么说《降临》是一部科幻神作
来看一组数据
影片在北美一经上映就获得超高口碑,IMDB8.3
比《地心引力》还高出0.5分。
Metacritic评分81
烂番茄新鲜度94%
比当下最火的《爱乐之城》还高1%,碾压一片同年上映新片。
国外媒体一边倒的好评,有的称赞其烧脑:
有的称赞其特效炫目,制作精良:
有的称赞其有内涵有深度:
在国内也是收割了大片好评,未映先热: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脑补出了这部科幻片的场面:外星人文明大战人类文明一言不合就开干?人类破解宇宙终极定律用爱拯救世界?
NO!NO!NO!
这部电影改编自小说《你一生的故事》,相对于“星战”“星际”等“世界观超宏大、战舰超酷炫”的科幻经典,《降临》最让人震撼的并不是靠biubiubiu的激战特效撑全场,而是令人反思如果面对来袭的外星人是否该认真思考“它们为何而来?”而人类又该何去何从?
是的,这是一部实打实带着高逼格“烧脑”气质的硬科幻作品!
先来撸一发预告片,来感受下这部燃爆大脑的神作:
「没人敢挑战星际间的交流难题,除了他」
在以往的大多数科幻作品中,交流这个至关重要的难题都被回避,取而代之的是外星人简单粗暴的开战,或科学家直接制造出了翻译器。
而特德·姜偏偏迎难而上,用一名女性语言学家的口吻,讲述了自己与外星生物“七肢桶”的建立交流的过程,以及这一事件对自己生命产生的影响。
这些拥有七根长肢的外星人被称为“七支桶”,在预告片中它们也小小露面。
读过原著的朋友应该知道,故事并非聚焦在外星人降临地球,它们也并没有一言不合就开战的意愿。如果硬要归纳,文章的关键词大概是“交流”“自由意志”“预知未来”。
故事的一开始,班克斯就知道自己的女儿死在了25岁。这并不是因为女主被外星人改造,而是在交流学习中,“七支桶”的语言体系影响了女主感知世界的方式。
我们人类依照先后顺序感知世界,将各个事件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因与果。
当班克斯逐渐学会“七支桶的语言,她眼前的一切都产生了变化——她因而洞悉了过去和未来,并且认识了自己即将出生的女儿的一生,也预知了她的死亡。
为了讲好这个关于“交流”的故事,特德·姜用4年多的时间研究语言学、打磨自己的文字,规划这个故事的每个细节
他为外星人创造了一套独特的认知系统,并论证了“语言影响生物的思维模式,进而影响感知世界的方式。”
原著中这样写道: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结局,我选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也就是未来的必经之路。我循路而前,满怀喜悦,也许是满怀痛苦?我的未来,它究竟是最小化,还是最大化?”
然而这样的设定,本来就是个叙事陷阱。原著讲述“我”现在的故事,“你”将来的故事,穿插其中互为因果,然而人类本来的线性认知对于这样的设定感知起来很有难度。
当原著被影像化后,这样混乱的线索更可能造成理解上的模糊。在看了预告片后,老中医十分担心,本片会弱化“你一生的故事”这个关键点,而是着重在外星人的“降临”。
毕竟关于外星生物入侵这件事,我们已经看得太多。但认真探讨交流与认知方式的脑洞体验,才是原著能被真正称为“硬科幻”的理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