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老中医在武汉有100年爷孙四代看好

文、图/橙子

●●●

孩子不吃饭、头发稀黄、不长个儿,是不少家长所困惑的,武汉妈妈圈里有一种说法,如果有这些症状,你的孩子很有可能得了疳积。

编编最近经人指点,知道了一家专看小儿疳积的老中医店......

银刀割手脂,专治小孩不吃饭

经过打听,编编来到公安路口,在中山大道路边找到了“陈金元中医门诊”。不知是不是因为路面施工,两层楼现代化装修的店面并没有太多的人。

店内坐诊的女医生叫陈懿,她介绍,过去疳积是儿科四大症之一,现在基本没有以前意义上的疳积了。

“小时候我见过有人用门板抬着虚弱的孩子来找爷爷看病的,而现在得疳积的孩子并不是营养不良,主要是饮食失衡及喂养不当引起的脾胃虚弱、积食停滞。”传统治疗疳积会用中药内服与割小鱼际穴、银刀割脂相结合,但现在用银刀割脂来治疗的已经不多了。

细分的话,疳积有奶积、食积、虫积及疳积(即心、肝、脾、肺、肾五疳)几大类。

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如果有奶积、食积,会有厌食、易烦、多动、喜饮冷、盗汗、夜卧不安、揭衣打被、擦鼻、揉眼、搔脑、便秘这些症状。

三岁以上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如果有虫积,则会面色发白、腹痛、头晕、眨目、磨牙、视力减退、喜饮冷、厌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虫积的孩子很容易感冒咳嗽、发烧不退。

来看疳积的孩子,陈懿都会反复嘱咐,不要吃零食、冷饮,薯条、薯片都是非常容易生虫的。

解放前,陈懿的爷爷陈清明老先生在江城是很有口碑的中医先生。当时陈家生了10个孩子,却夭折了7个,学中医的陈清明决定自己给孩子治病,所以在儿科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伢生病,去中山大道找陈清明看”这个说法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

从华清街到辅堂里再到中山大道,现在公安路口的新店是年才搬迁的,这家老中医店的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一人一方、铜锅熬膏百年不变

这么多年,这家老店一直坚持一人一方,现开草药。除了给孩子看疳积,陈懿看内科、妇科和疑难杂症,都沿袭了祖父辈的行医理念,开平民草药。

家住汉口的李婆婆,前段时间去看病,她的孙子咳了一两个月,在医院用西药治了好久,但一直没有断根。吃了陈懿自家配制代煎的止咳药,一周后就痊愈了。

每年11月开始,武汉兴熬膏调补身体,医院用大锅熬膏,但陈懿一直坚持用祖传的铜锅熬。

“30多味药抓好后,放在铜锅里用煤炉子煎成药汤,需要1天,再用冰糖、阿胶收膏,又需要1天。给一个人做一副膏方要花2天,成药速度慢,但我们一直在坚持传统。”

陈家的自制药“开源益宝”,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脾胃功能,前些年,有经销商看中药的疗效好,想帮忙扩充销量。但一听到要翻倍加价,陈懿的父亲陈金元坚决不同意,“卖那么贵,普通老百姓怎么买得起!”

百年老中医门诊,四代医生都是“世袭”

如果往前追溯,陈金元中医门诊的历史跨越了几个世纪。陈清明的继父胡清山是清末的一代名医,曾入朝廷给曾国藩、李鸿章等大臣拿脉看病。因此,陈清明年便开始拜师学医,随后在汉口万名街创立“济民堂”。

陈清明老先生的二儿子陈金元,从小跟随父亲学习中医。80年代,他创立了医药研究所,经过多年的临床试验,陈金元将自家配制的中药“开源益宝”冲剂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卫生部健字号正式批文。

陈懿作为陈家第四代孙女,年从湖北省中医学院毕业后,一直跟随爷爷、爸爸抄方看病。她在治疗小儿常见病、妇科病及不孕不育有一定的名气。

悬壶济世的老中医,是出了名的好人

陈清明除了医术高明、开平民草药,以人为本、贵义贱利的医德在街坊邻里是很有口皆碑的。

“小时候非常不理解爷爷,现在自己当了医生才慢慢释然。爷爷和爸爸把病人看得比一切都要重要”。陈清明84岁去世,因为每天慕名前来的人太多,去世的前几天,还在给人看病。

一生没有积蓄、心肠好、别人有困难只要开口,陈清明都会尽力帮助。“在公园里看到马路对面有人拉货走不动,爷爷会让我们过马路去帮忙推。担心药铺不卖药给病人,爷爷总背着家人偷偷去给抓药先生‘塞红包’。”

年,陈清明老先生去世的时候,远近的街坊们都自发前来送花圈。

今年74岁的陈金元身体不太好,已经没有坐诊看病了,作为陈家第四代传人,陈懿现在一个人打理着诊所。“我们家没有对外做宣传,现在虽然没有爷爷那个时代每天给人看病的盛况,但我们完全是凭着良心在做一份家族事业。”

店名:陈金元中医门诊









































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好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qiangbuxi.net/zyysg/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