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冬令进补时,中医认为“冬令进补,春天打虎”。年12月23日冬至时节当天,广医院(医院、医院)举办第五届中和膏方文化节,普及膏方知识,进一步弘扬中医治未病理念。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以“简、便、验、廉”著称的这把钥匙,正帮助越来越多人打开健康生活的大门。在广医院的中和膏方文化节上,市民问诊取药。叶桐摄在梅州,长期以来治未病的中医药理念深入人心。作为梅州医院,广医院坚持以传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打造中医药优势强项,充分发挥中和膏方在养生保健和治未病中的作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未病先防根据体质研发多样化养生中药制剂广医院第五届中和膏方节当天,家住梅县区的市民李阿姨早已等候在现场,“我在家一直都有尝试中药煲汤和煮茶,前几医院要举办膏方文化节,一大早就赶过来体验了。”在现场试饮了药膳及体质茶饮后,李阿姨为活动点赞,“今天很冷,大冷天能喝到不同的养生茶,了解自己适合进补哪种膏方,还能猜谜拿奖品,我觉得很有趣也很有意义。”市民试饮体质茶。受访者供图冬季12月至来年3月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季节,万物收藏,此时人体阳气潜藏至体内,是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如慢阻肺、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中医药在与冬季常见疾病如冠心病、慢阻肺、脑卒中等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不论是膏方、茶饮、药膳,还是艾灸、针刺、火龙罐、热敏灸等中医特色治疗技术,都在防治冬季疾病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艾灸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其中膏方是最基本的中药剂型之一。通常由数十味中药经浓煎后,加入某些辅料(常用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胶类)制成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有强体质、调五脏、抗疲劳、增免疫、延衰老、美容颜等功效,最适合秋冬服用。“目前,我院已制定70多种中和膏方。”广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谢金晖介绍。近年来,该院在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中和学术思想指导下,秉承“辨识人体偏盛偏衰,矫正至其中;察知其太过不及,燮理达其和”主旨,遵循辨证论治法度具备理、法、方、药之程序,浓缩贵细、本草、胶类、糖类的精华熬制而成膏类制剂,制作出独具特色的中和膏方,形成独特的中和膏方文化。除了中和膏方外,广医院还调配有体质茶饮、足浴包、药膳等特色养生中药制剂,让市民群众可以依据个人需求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补和调理。“比如阳虚体质,推荐元桂丁香茶饮、寄生苁蓉乌鸡汤的药膳方和固卫膏;阴虚体质,推荐参麦养阴茶饮、当归生姜羊肉汤的药膳方和八珍膏。”谢金晖介绍。根据中医体质学说,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即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特禀质、平和质。根据每个人不同体质,选用不同的调养方式,使中医药养生产品更好发挥作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如何区分自身体质?广州中医药大学治未病科主治中医师张彦中建议,市民由中医师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根据医生专业的判断和建议选择不同的养生方剂,“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中医药养生方剂应针对个体状况、体质状态而制定,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服用。”小孩能否服用?张彦中表示,中和膏方不同于普通的滋补类膏方,不仅能养生也能治病。特别是儿童的膏方均为精心组方,所以儿童服用完全没有问题。中医治疗讲究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冬季养生方面,张彦中建议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体质:避免长时间吹空调受凉,注意避寒保温、添加衣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早睡晚起,适量锻炼。既病防变量身定制膏方缓解慢性病患者困扰“退烧之后,这一个月以来咳嗽不止,所以来看看中医。”在广医院儿科门诊,带着孩子前来看病的王女士说,其儿子前段时间呼吸道感染后,咳嗽迁延不愈,作为家长担心不已。医院中医师在问诊之后,为王女士的儿子开出了一个疗程慢咳膏的膏方。“刚刚试了一下,味道清甜,孩子不会抗拒。”王女士说。据张彦中介绍,持续时间大于4周的称之为慢性咳嗽,属中医久咳、顽咳、内伤咳嗽范畴,“俗话说‘诸病易治,咳嗽难医’,咳嗽是常见病,有时也很棘手。但只要严格执行中医望闻问切,遵循中医的辨证规律而处以方药,常常能起到不错的效果。不仅能缓解咳嗽,还能同时改善很多伴随症状,即便是诊断未明确的病例。”为此,广医院儿科团队在梅州市名中医、该院院长王锦的诊疗思想指导下,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精心制定了多款儿童膏方,与呼吸道疾病相关的有儿童鼻炎膏、慢咳膏、小儿抽动停膏。其中,慢咳膏适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病,可见咳嗽、痰多、鼻塞、多汗等症,主要成分为苏子、莱菔子、陈皮、白术、牛大力、山楂、金荞麦等。儿童调脾膏深受广大家长欢迎。受访者供图“儿童膏方一经推出,深受广大市民家长的欢迎。”谢金晖介绍,除了有治疗慢咳的儿童膏方外,该院还研发了治疗小儿厌食症的调脾膏等。“我们做的中和膏方并非使用阿胶、鳖甲等胶类收膏,是采用传统中药饮片古法熬制,从而达到膏方在补虚扶正的作用时又不至于滋补黏腻。”谢金晖说,因儿童膏方口味清香,口感酸酸甜甜,对于反复发病的孩子来说更愿意入口服用。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未病先防,也体现在既病防变,广泛地使用于内、外、妇、儿、伤骨、眼耳口鼻等各科疾患,有较佳的治疗效果。“我院还研发了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中和膏方。”谢金晖介绍,如清脂膏就是对治疗脂肪肝、高脂血症等有益处的膏方。梅州市名中医、该院特聘专家李林锋擅长用中药汤方、丸剂、膏方等防治冠心病、中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肿瘤、妇科病等,获得患者广泛认可和赞誉。此外,针对寒证、痹症等,广医院还推出了督灸、任脉灸等各种灸法,调理患者的肠胃、脾胃功能。“目前正处于三九天,可以选择三九天灸治疗及调理各类呼吸道、胃肠道、妇科等慢性病。”张彦中说。据介绍,天灸疗法属于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其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在天人相应的理论指导下,将辛温走窜药物药贴直接贴敷于穴位。通过腧穴经络影响所属脏腑,鼓舞阳气,激发和调整机体内在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抗病、防病能力,从而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瘥后防复中医调理为病患康复按下“快进键”去年入秋以来,广医院特别开设“悲秋综合征”专病专症门诊,帮助患者解决“来自秋天的忧愁”。进入秋天,日照减少、气温降低,草枯叶落、花木凋零。有些人会触景生情,觉得心中凄凉,从而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此类情绪问题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有“悲秋综合征”的说法。“悲秋综合征”多发于中年女性,以知识分子和性格内向者为主。面对换季带来的种种生理和心理压力,她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抑郁症状。“立秋以来,因焦虑、医院就诊的人数比之前增加了20%左右。”张彦中告诉记者,“悲秋综合征”专病专症门诊传承《伤寒论》神志病治疗十法严谨组方,结合广东省名中医、医院针灸大科主任符文彬教授提出的“一针二灸三巩固”针灸阶梯临床治疗模式整体施治。开设特色门诊、专病专治是该院治未病科的一大特色。此前,治未病科就在年世界杯期间开设“世界杯综合征门诊”,为因连续熬夜、情绪波动导致失眠、内脏功能紊乱、焦躁等多种症状的市民提供治疗。此外,针对近期呼吸道疾病增多的情况,该科室还开设了呼吸康复门诊,针对病后康复的患者进行调理。“可以说,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贯穿疾病周期和人的全生命周期,既可以防病、治病,也对病后康复有疗效。”张彦中介绍,该院治未病科为服务对象量身打造一整套个性化调养方案(包括汤剂,膏方,茶饮,药膳,中医传统疗法,起居饮食,生活方式,情志,保健功法等),突出对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该院研制的益母生化膏便在产后康复中得到广泛运用。对于广大产后妈妈来说,如何快速恢复身体健康、远离产后恶露困扰,是她们较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qiangbuxi.net/zyysg/1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