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儒,全国名中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届、第八届政协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广西民族医药协会会长、广西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民族医药报社社长,壮医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擅长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复杂顽疾。
31岁女患者,反复咳嗽月余,形体消瘦,神疲乏力,睛色苍白无光,黄汉儒辨证为钵浮,开方补正虚调气道,化瘀散结通两路。患者服用1月后,精神好转,咳嗽减少减轻,嘱续服3个月,1年半后随诊,患者精神好,饮食可,无反复咳嗽症状。
46岁女患者,多饮、多食、多尿反复发作3年余,形体日渐消瘦,神疲乏力,医院诊断为糖尿病,治疗两年,效果不理想。黄汉儒辨证开方补肝肾,调两路,生津液。患者连服15日后,症状得到改善。
52岁男患者,近3个月来常感心前区憋闷刺痛,活动及情绪激动时疼痛加重,有时休息后可缓解,伴心悸。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黄汉儒辨证开方通调两路,活血养心。患者连服5剂后,胸闷及心前区疼痛明显减轻减少。加减方再服7剂,诸症消除。随诊3个月未见复发。
55岁男患者,上腹部隐痛反复发作1年余,医院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药后缓解,近几日症状加重。黄汉儒辨证开方理气止痛,调养谷道,患者连服15日后症状减轻,嘱续服30日。1个半月后诸症全除。
黄汉儒长期致力于中医和民族医药特别是壮医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使壮医从口耳相传,师徒授受,民间流传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较高层次的壮医理论体系,填补了中国没有壮医学学科的空白。作为壮医学科的学术带头人,黄汉儒教授集民族学、史学、医学、哲学、社会学于一身,高瞻远瞩,不但主持了壮医药发展的战略和战术。并亲自投入艰苦的科研实践。他本人先后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完成国家和自治区课题10多项。
黄汉儒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五十余年,为壮医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壮医药事业的开拓者、壮医药理论的奠基者、壮医药文化传播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