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分为《灵枢》《素问》两部分,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虽然人们把它列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实它是一部百科全书,记述的内容很广。那么《黄帝内经)的作者真的是黄帝么?
《淮南子·修务训》言:“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人说。”《黄帝内经》之所以冠以“黄帝”之名,也是为了溯源崇本,意在说明书中所言非虚。换句话说,古人托黄帝之名写了《黄帝内经》。据考证,《黄帝内经》的作者也不是一个人。在《黄帝内经》中的篇目中引用了大量的古文献,以及《素问》《灵枢》互引各篇互引等现象上也可证明此书不是同一个人所写。关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古代主要流行三种说法。一是先秦、战国时期。邵雍在《皇极经世》卷八《心学第一、二》中以为《素问》是“七国时书也”、“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所为而托于上古”。
二是成书于周、秦汉时期。司马光等人认为“黄帝亦治天下,岂可终日坐明堂,但与岐伯论医药针灸邪?此周、汉之间,医者依托以取重耳”。《四库全书》说《素问》“出上古,固未必然,然亦必周秦间人,传达旧闻,著之竹帛”。三是成书于西汉时期。明代郎玻所著的《七修类稿》认为《素问》“首篇日上古、中古,而曰今世,则黄帝时末世邪?又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由仪狄是生其前面彼时人已皆伪邪?《脉要精微论》中罗裏雄黄,《禁服篇》中欲血而受,则罗与欲血皆汉时事邪?予故以为岐黄问答,而淮南文成之者耳”。朗玻从夏禹时仪狄造酒的传说和“罗”出现于汉代等证据推断《素问》产生于西汉时期。从成书年代上考虑,《黄帝内经》也不可能是黄帝所著。
现代人对《黄帝内经》进行研究发现,《黄帝内经》中篇目的不同其所作年代也不尽相同。书中内容版既有写成于战国时期,又有成于秦、汉甚至更后面。
其论据主要有五个:第一,《素问》的有些篇章用干支来表示时间,而采用干支纪年是东汉以后的事。第二,《素问宝命全形论》中用的“黔首”词,是战国及秦代对国民的称呼,而《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相傅之官”和“州都之官”则是曹魏时期出现的官名。第三,书中引用的一些文献,如《上下经》《睽度》等是战国甚至更早的著作。第四,同年长沙马王堆考古发现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年甘肃武威汉墓发现出土的压药简牍、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基出土的“六王斌盘”和“太乙九宫占盘”相比较,得知《灵枢》中有些篇章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有些成书于西汉更早。第五,先秦时期的文章多韵语,《黄帝内经》中的某些篇章也是多韵语。这些篇章有可能就是完成于先秦时期。
现代《黄帝内经》不是一个人所作,也不是黄帝所书已经得到世人的肯定,至于书的作者已经不可考。关于《黄帝内经》成书的具体年代,还需要进步的研究和考证。《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其医学理论在中医历史上的影响是很重大的。它的完成,标志着中医从实践阶段进入到理论阶段。该书在我国医学上所作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