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菱医师
中医芳疗,探索生命的无限光景
■馥芊中医诊所院长
■中西双医学执行证照
■英国IFA国际芳疗师
■美国NAHA国际芳疗师
■著作《中医芳疗百科》、《中医芳疗诊察室》
Q开始接触芳疗的契机?开始接触芳香疗法,是因为尝试SPA按摩疗程,却引发我好奇精油的可能性,后来为了满足我的求知欲,研读许多芳疗书籍。在体验精油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中药精油外,非中药的精油也有其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然而精油,并不代表芳香疗法的全部,还需从身心状态、体质(表里、寒热、虚实)去调配用油,而不是有一个症状就用一组配方,有时候同病异治、有时候异病同治,原来中医、中草药、芳香疗法是有其共通性的,这也是我投入芳香疗法的初衷。Q接触芳疗后,生活/工作上的改变?小时候因为生病的关系,爸妈就常到处带着我去让中医治疗,念药学研读中药的爸爸也常常炖四神加天麻、钩藤给我喝,对于中医药就不陌生我,也成为了一名中医师,一直以来我就希望中医不是只用于疾病治疗,而是能够调理亚健康的体质,达到预防医学的养生保健之效,期待大众能更加重视日常的作息与饮食,帮助身体回到健康的原点。
在接触LIZA校长的节气经络芳疗课程,让我发现,芳香疗法和中医疗法有着相同的目标,就是预防胜于治疗,也确信了中医芳疗的方向。
Q是否会想将芳疗与目前专业结合?其实我是一个很直接的人,拥有好东西就一定会和别人分享!投身芳疗之后,我也开立了一间中医诊所,并且设立了「中医芳疗门诊」,在患者同意的状况下,除了开立内服的药物,我也会提供外用的精油配方让患者使用,这样内服外用的状况之下往往能在相对地短时间内帮助病患有明显的改变,这也是我感到非常开心的事情!
治疗病患的过程,领悟了更多细致的症结点,对于精油和中医药互相搭配的使用也越来越熟悉,透过中医的辨证思维,从患者的体质、年纪、作息饮食、生活型态,提供切合的精油配方。
例如,宫热型的经痛和宫寒型的经痛,因着形成的原因不同,因此使用的配方就会完全不相同;感冒也可能是风寒证型、化热后转换成风热证型,或是热寒夹杂,因此不同疾病、不同证型、不同体质,就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治疗,中医如此,芳疗也是如此。
Q投身芳疗教育的原因?因为热爱文字,我也常写专栏,分享各式中医、养生、芳疗的讯息,常有人在网路上留言问我,某些配方是否适合他?而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总是笑而不答,毕竟在资讯不足的状况之下,我的回答也不见得有助,一定要清楚体质及证型才能决定是否使用。
现代人看网路资讯常有「从众效应」,也被称为「羊群效应」,因为在羊群里,很容易因为一部分羊开始移动,其他的羊则盲目跟随,人们选择最吸睛、人气最高、推荐数最多的先看,或是加入社团或群组只是盲目接受资讯,只想要获得配方解答却完全不去思考为什么。
因此我开始思考如何改变这样的状况,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充斥着似是而非的讯息,我发现,其实大家缺乏的是正确的芳疗知识,唯有透过系统化且完善的芳疗教育,才能帮助大众拥有判断能力。
Q中医芳疗着重的精神?芳疗和中医类似,不是给予精油或是药物就能一劳永逸,而是需要一步一步地调整体内的微环境,进而达到疗效。精油和中药类似,具有补泻、寒热、升降出入、归经等不同特性,搭配体质及状况的判断,才能应用得当。因此中医芳疗着重的精神,在于透过辨别精油的性味、归经、安全性,融合中医辨证论治,依照体质给予最适当的芳香疗法。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芳香疗法结合中医是必然的趋势,国外已有大量关于芳香疗法的科学研究及举办众多大型研讨会,中医结合芳疗的概念目前正方兴未艾。Q期待看到芳疗在华人世界有什么样的发展(展望)?芳香疗法看似源自西方,其实中国在药草的应用以及中医学理的发展,并不亚于芳香疗法,透过两者的结合,将在芳香疗法将以新的形貌,不同面向的应用方式,发展出华人中医芳疗,期许更多志同道合的芳疗人,一起跨越西方芳疗的局限,重新看见中医芳疗的无限光景。学院课程↓爱里时芳疗学院芳疗课程↓
?IFA课程试听请扫我?(若无法进去请联系客服)?NAHA课程试听请扫我?(若无法进去请联系客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