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中医诊所彻底开放取消审批你想知

治疗白癜风的药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805/4440899.html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年)》,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认真贯彻执行。

      

《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要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促进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药发展,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

二要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旅游产业等融合发展。

三要全面做好中医药理论方法继承,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

四要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加强对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的联合攻关,推动重大中药新药创制取得新进展。

五要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

六要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

七要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

      

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

    

1.改革中医医疗执业人员资格准入、执业范围和执业管理制度,根据执业技能探索实行分类管理。

2.对举办中医诊所的,将依法实施备案制管理。

3.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

4.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连锁中医医疗机构,对社会资本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诊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

5.社会办和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一.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

1.研究制定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实现集团化发展或连锁化经营。

2.医院、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调理和药膳等技术支持。

二.提升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能力。

1.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养生保健机构走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和家庭,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理疗、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

2.鼓励中医药机构充分利用生物、仿生、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研发一批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和保健器械器材。

3.加快中医治未病技术体系与产业体系建设。推广融入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

      

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6个加强!

    

1.加强中医药理论方法继承。

2.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

3.加强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养生保健技术、康复技术筛选,完善中医医疗技术目录及技术操作规范。

4.加强对传统制药、鉴定、炮制技术及老药工经验的继承应用。开展对中医药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的调查、挖掘整理、研究评价及推广应用。

5.加强对中医药百年老字号的保护。

6.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吸引、鼓励名老中医药专家和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药专家通过师承模式培养多层次的中医药骨干人才。

      

?

总结

    

这一新政的推出,对中医来说,是个利好消息。中医应该好好把握机会,大力发展中医事业。

目前,这个喜大普奔的新政只限于中医诊所,而不是惠及所有医生,而是仅限于近40万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和部分乡村医生,而不是普天同庆的全体解放。而待解放的群体还多达多万,这些医生开诊所的执业权利目前还没有得到保障。

这一权利能不能得到保障不仅事关执业自由,还决定着分级诊疗改革甚至整个中国医改的成败!

医院主体的英国为例,基层私人医生开诊所竟然提供了全国80%的医疗服务,也就是说小诊所完全可以成为医疗服务的主体,而不是配角!

小编在此也呼吁,有关部门可以切实贯彻中央简政放权的精神,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作用,尽快依法保障医生群体开诊所的执业自由。

      拓展阅读: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作用不可替代      

感谢您阅读本文,这里是治未病领域最具价值公众平台——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治未病同仁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qiangbuxi.net/zhdzy/6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