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好中医,你附近或看过的好中医
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上一篇:没想到孙悟空竟然是个老中医!
积滞是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胃肠疾病,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大便不调为临床特征。西医中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和本病相似。
积滞与伤食、疳证等均有密切关系。若伤于乳食,经久不愈,病情进展,可变成积,积久不愈,迁延失治影响小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形体日渐羸瘦,可转化成疳。故前人有“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之说。
1病因病机
乳食不化:小儿脾常不足,胃肠嫩弱,若乳食不节,喂养不当,易伤于饮食,较大儿童过食肥甘厚味、生冷或难以消化之物,均可损伤脾胃,致使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不调,乳食宿久停滞不消而成积滞。
脾胃虚寒:
小儿胃气虚弱,或病后体虚,脾气虚损,则难于腐熟水谷,如乳食不当,则易停蓄不消,形成脾虚夹积之候。
2
辨证论治
乳食内积症状:食欲不振,呕吐乳片,或呕吐酸馊乳食,腹胀并痛,大便酸臭;或手足心热,烦躁多啼,夜卧不安;舌红苔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则:消食导滞,调理脾胃。
取穴:
(1)以“烦躁多啼,呕吐乳片或酸馊食物,大便酸臭,乳食积滞”为主症者:顺时针摩腹15~20分钟。
方义:乳食停滞,郁结不化,积滞蕴结中焦,则胃气上逆,腐秽内结。顺时针摩腹可消化乳食,和中导滞。
文献摘录:
《厘正按摩要术》:“摩腹,用掌心团摩满腹上,治伤乳食。”
(2)以“手足心热,烦躁多啼,夜卧不安,大便臭秽或秘结,食积化热”为主症者:掐揉小横纹15分钟。
操作:以拇指甲掐之,继以揉之,称掐小横纹。
小横纹
方义:食结于阳明,郁结化热,以致手足心热,烦躁多啼,大便秘结。掐揉小横纹可消食导滞,退热除烦。
文献摘录:
《厘正按摩要术》:“小横纹,在四横纹之上,指节横纹处……能退热除烦。”
脾虚夹积症状:面色萎黄,困倦无力,夜眠不安,不思饮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呕吐酸馊,大便溏薄或夹有乳食残渣,唇舌色淡,舌苔白腻,脉沉细而滑,指纹多淡红。
治则: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取穴:天门入虎口法20分钟。
操作:医者用大拇指面自大指根经虎口推向食指命关处。
天门入虎口法
方义:脾失健运,脾阳不振,不能化生精微,以致气血俱虚,不思饮食,食则胀满。天门入虎口可顺气生血,健脾消食。
文献摘录:
《万育仙书》:“天门入虎口:生血顺气……”
《厘正按摩要术》:“天门入虎口法:法主健脾消食。”
1.鸡内金30g,研成细粉,加适量白糖拌匀。每日2~3次,每次服1~2g。适用于乳食内积证。
2.粟米60g,红糖适量。将粟米饭蒸好,炒焦焙干,研成极细粉末,用红糖水冲服,每日2次,每次服2g。适用于脾虚夹积证。
鸡内金: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
3
调护
家长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让孩子处于过饥或过饱的状态,在选择食物时,不仅要注重营养,还要注意食物是否容易消化。让孩子少吃零食,家长发现孩子偏食要及时纠正。
本文来源:人卫中医(本文选自《小儿推拿独穴疗法》,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于娟。)
寻找好中医,你附近或看过的好中医
热门文章排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没想到孙悟空竟然是个老中医!★★★★★★★
一个动作,只要三分钟,气血传遍全身,颈椎腰椎都好了
国家级名老中医陈意★★★★★
王君平:中医药这把“钥匙”不能丢★
眼睛干涩酸楚、视力模糊
中医解决办法★★
中医方剂名称来源趣闻
过敏性哮喘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
中医与西医:不同的时空维度★★★
中医里的“七”,到底有何玄机★★
中医解梦,比“周公”靠谱!★★
三伏到,最耗阳气的事别干!老中医支四招,守住你的身体根基~★★★
面浮脚肿(肾病)
忍不住想吃的时候,到底要不要吃?
热门文章排行
文章汇总(附文章汇总)
众人皆睡我独醒—伏天夜长,你睡的好吗?★★★
解暑化湿度三伏★★
董洪涛:皮肤病的中医治疗体会★
补脾,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
要减肥,必须知道肥胖是怎么来的★★
慢性胃病
《黄帝内经·灵枢》忧患无言
《黄帝内经·灵枢》忧患无言
徐文兵:食物本身有神、气、质的区别!★★★★
从中西医治鱼看中西医差别★★★
最早运用图解来说明脉象的《察病指南》之脉象图★
舌脉如何对应?且听李玉宾讲解舌诊与五行,有图有方有真相★★
养生必谈足三里,可你是否真会用?★★
烦躁懊憹(更年期)
文章汇总
热文推荐
梳手心十分钟,就能预防脑中风!现在知道还不晚★★★★★
养生就是运动、吃补品?看来你完全不懂养生!★★
学中医必读!中医十大名方(附组成、用药、方解、应用)★★★
反复鼻出血★
皮肤瘙痒★
年6月文章汇总
《黄帝内经·灵枢》上隔
《黄帝内经·灵枢》上隔
吃葱一根,顶药十副!但96%的人都吃错了!不看不知道……★★★★★★
手指麻木可能隐藏的疾病★★★
中医对麻木的认识和治疗★★
麻木须分左右上下辩证★★
李可:如何驾驭小青龙,使之成为“治喘神剂”★★
崩漏不止别急用止血,试试通因通用法
《黄帝内经·灵枢》行针
《黄帝内经·灵枢》行针
百病生于气,情深人不寿★★★★★★★★
消失的“走方医”★★★
夏半之半夏★★
从母亲的行医方式上,我不仅看到了她师傅的影子,还隐约看到了那条千百年来中医人走过的道路★
首经典常用方剂歌诀,分享给中医粉★★★
李可老中医说,经方是破解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
《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
中国地域医学流派录★★★
气大伤身,常按身体5个“消气阀门”,百气消,精神好!★★
据说,世上这六种“病”不能治?★★
中医治疗疑难杂症——手汗症★★
山楂内服外用效俱佳★
风疹–荨麻疹(2)
《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
《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
热文推荐
年6月文章汇总
年5月文章汇总
年4月文章汇总
年3月文章汇总
年2月文章汇总
年1月文章汇总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