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一回-著名表演艺术家林兆明九十诞辰纪念展将于十二月十八号隆重举行!
林兆明——广州人永远怀念的粤语讲古大师!林兆明(-)广州“泰斗级”表演艺术家,粤语讲古大师。他是性情中人,对家国情感的大爱、对艺术事业的痴爱,使得他表演艺术充满个性与魅力!他年毕业于广州大学法律系,但他没有成为大律师,对表演艺术的热爱,选择了艺术人生。他凭着刻苦与天份,登上了艺术巅峰,成为广州人极之爱戴的人物。大家对他的钟爱,足以覆盖社会各个阶层,成为了广州表演艺术高耸的山峰!
他的语言铿锵有力,动情至真,刻画人物栩栩如生。话剧《72家房客》扮演的“三六九”成为一代经典!所讲的粤语长篇小说《西游记》、《济公传》、《东周列国志》更倾倒了世界所有粤语地区的听众。那句“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更成为粤语讲古的经典。
对于“明哥”的艺术生涯,大家不会陌生。但是,对于大师背后的人生历程,可能未必了解。所幸,得到林兆明女儿林端女士的支持,向我们提供了大量林兆明老师从未曝光的照片、小说手稿、散文朗诵、生活用品……
年12月18日-24日
将会在越秀区文化馆举办
『书接上一回——著名表演艺术家林兆明九十诞辰纪念展』
!敬请各位街坊留意!
下面,我们先来简单感受这位粤语讲古泰斗与话剧界、相声界杰出演员”明哥“——林兆明的生平!
林兆明祖父家中
林兆明年出生在澳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祖辈都是华侨,从他爷爷那辈开始就回到澳门做生意,其中也开设了戏院、影剧院。林兆明小时候有很多机会去看很多的大戏、电影,从小给予了他许多艺术的熏陶。
林兆明幼年照片
林兆明澳门家中天台花园
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后排左二)
林兆明父母(父亲林景云、母亲余汉秋.)
与众兄弟(右一为林兆明)
林兆明的父亲是一名律师。由于林兆明是家中长子,从小就受到家族父辈们的关爱,在优越的家境中成长。其实,林兆明出生前,林家五代单传,自从有了他这个长子嫡孙后,家里陆续添了很多小孩,最后一共有十兄弟姊妹,兆明被家里宠爱有加,大家都称呼林兆明做“大世兄”。林兆明儿时,由于他天资聪慧,其父母就请了一位秀才在家里专门教他读书,学习环境优越,也为以后林兆明优异的人生经历打下基础。
林兆明与弟妹合影(后排中间)
无愧于“大世兄”
林兆明与母亲二弟夫妇在祖屋前合影(右一)
林兆明重游祖居
年日本抗战胜利后,培正中学从澳门搬回广州,林兆明和二弟跟随培正中学回迁到广州就读高中,从此与广州,这座城市的文化艺术有了不可分割的关系。
林兆明回广州就读高中后,高中毕业后,年林兆明毕业于广州大学,学习与父亲同样的专业——法律。大学时期,林兆明经监护人黄文宽律师介绍在基督教青年会租了单间住宿,基督教青年会业余剧社在20世纪40年代的广州话剧界是一个活跃的社团。林兆明本来在青年会是练拳击的,机缘巧合在青年会业余剧社招募新社员时上台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和情绪朗诵了岳飞的两首诗词,赢得了全场的掌声,随即被纳入了青年会业余剧社。
年青时的林兆明
长堤青年会
林兆明一入业余剧社,就演出了不少进步作家的作品,接触了不少进步人士及进步思想,有陈白尘的《悬崖之恋》《妯娌之间》和《警察与小偷》;有田汉的《风波亭》《薛仁贵》《鸡飞狗走》;还有宋之的的《群猴》《逃窜》...学习了当时青年剧社的很多进步思想,为林兆明今后艺术生涯的飞跃进步打下了基础。
青年时代的林兆明表演《悬崖之恋》
值得一提的是林兆明在广州基督教青年会业余剧社首演赵树理名作《小二黑结婚》的当天,他们遭到了一队持枪警察的干涉,禁止话剧的演出。但二十岁出头的林兆明面对荷枪实弹并没有害怕和退缩,而是与警察唇枪舌战,并机灵地打电话找来黄文宽大律师,律师与警察局交涉后,剧社继续演出。林兆明如此游刃有余、镇定自若的处理方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信任。
《小二黑结婚》的宣传单张
小二黑结婚剧照
(后二排左六林兆明前排右二麦庆生)
林兆明在大学主修法律,且父亲是有名的律师,大家都认为他会子承父业,但林兆明偏偏就加入了青年剧社,迷上了演戏。
大学时期的林兆明
年,林兆明加入了专业剧团:广州青年文工团迷上了演戏。一年后,变化就来了。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俱兴,缺乏司法人才,国务院就下发通知,所有大学毕业、学过法律的人员一律归口并受训,集训完毕后顺利成章地右国家统一安排工作。林兆明被安排到了肇庆当审判员,他看到国家需要自己,就把心一横决定不搞文艺了!
年中南司法部训练班
他那天傍晚收拾好行囊,准备登上去肇庆的船,碰上了老朋友杨桦。“什么?你要去罗定?你不演戏真是浪费人才,留在广州吧!”听了林兆明的去向,原广州市文工团副团长杨桦在船上当场提议。“我行李都收拾好了,人事关系也办了...”林兆明脸带难色,杨桦不由分说就将他从船上拉回码头,扔出斩钉截铁的一句话::“没事,我帮你处理!”这一把拉扯,让林兆明生了感动之情,一下就遵从了内心召唤:“好,我留下!”
五十年代华南话剧团一周年照
(后排左四林兆明)
林兆明于四十年代投身于进步文艺,开始了话剧表演生涯。经历了命运的种种巧合与安排,建国后先后在广州三个专业剧团担纲主演话剧,塑造了近百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成为实力超凡的话剧表演艺术家。
62年《七十二家房客》场合影
(前排左七林兆明)
年林兆明在话剧《七十二家房客》扮演的经典角色“三六九”一举成名。他的表演艺术得到文化界及广大观众的认可。“三六九”成为了广州市民脍炙人口的公众话题。一夜间满大街都在模仿伪警察“三六九”的台词——你个斩头鬼,他的艺术生命藉此大放异彩。现在看来,话剧《七十二家房客》曾创下多场演出纪录,简直是个奇迹!
《七十二家房客》中“三六九”造型
《南方日報》.12的演出廣告
“三六九查户口”成为广州人的口头禅
年林兆明在粤语话剧《珠江风雷》中演男主角农村支部书记周耀信。该剧应邀进京演出,第一次将粤语话剧艺术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并获得无上荣光,得到中央领导周恩来,陈毅等亲切接见。周恩来总理观看演出时,还专门把翻译装置取下来,直接感受粤语话剧的魅力。
《珠江风雷》演员们与周恩来总理合影
《珠江风雷》剧照
《丹心谱》饰演老中医丁文忠
五十年代公演《日出》
林兆明表演话剧时非常投入
演《搬运工人翻身记》,真是演什么,像什么!
话剧《出路》
《全家福》派出所所长造型
年轻一代肖继业
百变的艺术造型
林兆明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主演了《出路》《夫妻之间》《刘莲英》《六号门》《年轻的一代》《山乡风云》《将一切献给党》等一批粤语话剧,以独特个人演出风格的感染力,在广东地区产生了轰动的效应,林兆明具备了优秀的声音条件,演员气质形象,表演技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缔造了无数经典,令人惊叹不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表演“单口相声”——栋笃企!
林兆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表演“栋笃企”
年在省话宿舍书房写作“讲古稿”
随着广播电台的兴起,年林兆明将目光向“讲古”,那时候纯属“兼职”献声。然而“成功得有些出乎意料”。电台中午12点、傍晚6点的《小说连播》节目真正将林兆明推上艺术巅峰!从年播讲《虾球传》开始,林兆明播讲了十多部小说作品。他的讲古作品题材丰富,涉及面广。其中《西游记》成为林兆明讲古的巅峰作之一,他所演绎的唐僧四师徒性格迥异,都蕴藏着人性的温暖,妖怪再面目可憎,也能演绎出情生智隔的味道。
80年代录制“小说连播”
林兆明把自己爱憎分明的个性在声音里展露无遗。每晚,伴随着《西游记》节目中猪八戒稍带口吃的口头禅“喂,哥、哥呀……他的演播风格沉雄刚健,又谐趣幽默,一个个让人百听不厌的“故事”,倾倒了亿万听众,成为三岁小童至百岁老人都喜欢听,更喜欢重复听的佳作。大部头《东周列国志》内涵深远,他用了另一种讲法,表现出宏大的历史感!《济公传》中,把济公游戏人间的扶贫救世的情感表露无遗。听林兆明“讲古仔”,脑海中会真真正正闪过与浮现那些人与事,或悲或喜,听到某一刻,甚至不禁哈哈大笑,又或者眼角不禁流下泪水。
小说连播百事可乐杯成为最受欢迎的“讲古人”之一
林兆明部分出版的讲古作品
除了话剧与讲古,林兆明还有许多经典的演绎。如相声、小品、小曲等,与张悦楷组成最佳拍档,他们之间彼此也有牢固的友谊!从此大众有了“楷叔与明哥”之称。
“楷叔”与“明哥”
楷叔与明哥“十五的月亮”定妆照
相声《你当祖爷爷的时候》
相声《歪批三国》
相声《十五的月亮》
《刁蛮公主戆驸马》中经典造型
“明哥”与“楷叔”两家人深厚的友谊
林兆明年届七十之时,由于最佳拍档张悦楷离世,他没再说相声。随后,妻子身体不好,为了陪伴妻子养病,他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讲古。后来妻子病逝,沉重的心灵之痛,让他封闭着自己。但有着儿子、女儿、孙子的陪伴,林兆明心里慢慢暖了起来。
林兆明是“情痴”,不单对艺术是执着地追求,与妻子有着深厚的爱,对儿女是无比的关爱。很幸运,得到林老家属对古粤秀色本土文化平台的许可与授权,在此展示林老与妻子麦庆生、儿女子孙的照片,让大家感受表演艺术大师背后的家庭温情。
林兆明与麦庆生
林兆明在广州青年剧社读书、演戏,第一眼就被一位小自己4岁的女孩子麦庆生吸引,她温婉可人,美丽得体。他们情投意合,抓住演出空隙中的一切机会见面,难分难离。林兆明的家人都十分喜爱这位广州姑娘,二人更于年喜结连理。
恋爱时的林兆明与麦庆生
女儿在光孝寺出生时的全家福
光孝寺家门口与女儿
七十年代末夫妇在省歌家中
八十年代在沙河顶家中
八十年代林兆明夫妇到肇庆小住寻找讲古灵感
90年代与女儿在澳门
九十年代省话家中
九十年代林兆明与麦庆生
看着这一张张照片,有种莫名的感动。夫妻间那份笑意,数十年不变。他们不离不弃、互相陪伴、相濡以沫。爱在妻儿子女、爱在艺术、爱在天地间!
年古迷会
大师再度出山,只为一个“痴”字
讲古大师再出山,只为一个“痴”字。对艺术的追求,让林兆明“封麦”多年后,再次“出山”!先后录制《大闹广昌隆》《孙中山传》《世纪情怀:张学良全传》等作品。
年林兆明古迷见面会暨明朝那些事儿启播仪式现场讲古
年林兆明古迷见面会
明朝那些事儿启播仪式广东电台城市之声赠送锦旗
林兆明台上风采
年,80岁高龄的他又播讲了一个历史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期间突然被眼疾折磨,差一点不能完成录音,很多人都说他年事已高还坚持录音,不要命啦!!但他在接受4次视网膜手术后,依然坚持写作和演播,完成了多回的改编写作,并完成了长达七集的鸿篇巨制《明朝那些事儿》录制,创下了电台有史以来最长的小说播讲。接下来还播讲了帝皇传奇故事:《乾隆皇下江南》。
年八十五岁寿宴暨赵匡胤启播仪式
年与女儿林端在晚安广州节目同台演出
女儿今日也是一名艺术家
林兆明、女儿林端和外孙曾汉林三代同台演出
岭南文化家庭的传承
87岁的林兆明,还开启第三阶段的长篇连播历程。第三阶段的长篇连播历程对林兆明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历程。第一个动作是录制长达30辑访谈式的长篇传记《林兆明的艺术人生》,用声音记录他自己的人生感悟和艺术感悟;第二个动作是12辑以广州历史文化为题材的演播城市文脉故事《广州往事》,期间疾病还是困扰着他,但并没有阻挡他前进的决心。年近九十的林兆明,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对艺术的狂热追求。
林兆明与他的讲古手稿
蜚声南粤万人空巷
林兆明无愧为一代讲古大师
年1月10日,林兆明最后一次出现在舞台上。大型广府文化系列活动“听见·广州”启动仪式上,林兆明带着自己的两部长篇作品《林兆明的艺术人生》、《广州往事》,坐着轮椅让大儿子推着,来到舞台中心,呼吁年轻一带继续传承广府文化。这也是林兆明最后一次出现在舞台上……
年一月“听见广州”接受副台长赠墨宝
年5月,林兆明因肺部感染去世,终年88岁。这位可爱、可亲、可敬的大师,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声音,通过“电波与网络”依旧与我们共存,并继续感动着我们与我们的子孙。
前段时间,在广东广播电视台行政与录音师的帮助下,导出了一些来自20多年前这些大师朗诵的文章。其中就有这篇由显克微支所写的短篇小说《灯塔看守人》,由林兆明在上世纪80年代录制,这是早起罕见的录音作品。林兆明那抑扬顿挫的音调,让你感受波兰老人那怀念祖国之情。静静听一下,听完你的眼睛会饱含热泪——语言、乡愁、国爱。
(欢迎点击静静聆听)
林兆明值得广州永远的艺术家!
这位平易近人的表演艺术大师,这位广州人无比爱戴的老人,走了。感谢您带给我们无数的欢乐与感动!您那饱含人生哲理的声音,那地道的广州话音,我们会好好珍惜,在“空气与时空”之中,一代一代永远流传!
展览预告
年12月18日-24日越秀区文化馆
『书接上一回——著名表演艺术家林兆明九十诞辰纪念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