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中医药主要通过“扶正祛邪”的方法来达到防治的目的,即平日扶正,以增强抗病能力,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发病时祛邪,以改善症状、防止传变、促进早日恢复健康。根据今年气候特点及流感发病症状,结合既往治疗经验,推荐防治方法如下:
中药口服
★风热型流感:鼻塞、流黄涕,咽干,咽喉红肿,疼痛比较明显,头痛,口干,咳嗽等症状。
流感I号方:桑叶10g、荷叶10g、玄参10g、桔梗10g、银花10g、生薏苡仁15g。
用法:上方水煲煎至ml,每日一剂,温服,服用3~5天。
★风寒型流感:鼻塞、流清涕,口淡,咽痒,头重,腹胀,纳差等症状。
流感II号方:苏叶10g、藿香10g、生薏苡仁10g、防风10g、苍术10g、陈皮5g。
用法:上方水煲煎至ml,每日一剂,温服,服用3~5天。
中药漱口
以咽痛不适为主,每天1剂,加温水ml溶解,用药液漱口。
漱口方:岗梅根颗粒30克、土牛七颗粒30克、桔梗颗粒10克、甘草颗粒10克。
中药熏洗
中药沐足方:麻黄粉15克、桂枝粉15克、防风粉15克。
将准备好的中药先用0ml冷水浸泡,然后武火煎煮40分钟,文火煎至ml,取汁后再加水0ml煎至ml,将两份药汁合并,放在盆中浸泡双足。
一般来说,沐足水的温度以38℃~43℃为宜,但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少数人可耐受高达45℃的沐足水,但最好不要超过45℃。每次20~30分钟为宜。
在浸洗的过程中进行足部按摩,顺序是先脚趾、足背、足跟,然后再脚掌、小腿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