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个,山钢80后ldquo老中医

第期·篇

“老中医”资料

“名医”简介

名号:“老中医”、“齐鲁第一”

资质:14年学术底蕴

擅长:望闻问切,专治各种“疑难杂症”

简历:从业14年间阅炉无数,能够从错综复杂的脉络和表象,细细斟酌出内部的实质问题,开出打通经络的“药方子”

座右铭:只有入木三分的了解,才能“呵护”好它

格言: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

这个“老中医”

看着不老还很帅呀

嘻嘻

先给俺号个脉吧

——

小哥哥

换上工作服

是不是更帅

窃喜中

“老中医”

邢英亮

山钢股份日照公司炼铁厂

2号高炉值班工长

高炉工长

和老中医啥关系

快给俺个完美的解释

——

——

你看

说不了两句话就急

高炉工长

就是一名“老中医”

不信你看

0

1

拜师学艺

首次上岗,师傅就告诉邢英亮,协调相关岗位、沟通前后工序、调整所有参数都是工长职责。

但高炉炉内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外表呈现出的表象去探索病因,所以工长必须像“老中医”一样,对高炉入木三分的了解才能“呵护”好它。

师傅这番话,成为邢英亮十几年工作的“座右铭”。

0

2

头疼脑热

1号m3高炉是邢英亮深感敬畏的炉子,毕竟这个实打实的“齐鲁第一炉”不但自己第一次操作,对于整个公司的专家们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炉子和人一样,偶尔也会有“头疼脑热”。

前年大年初一,炉子就给了邢英亮一个“下马威”。

在一次炉况波动操作中,由于欠缺特大型高炉操作经验,内心焦急操作力度不到位,导致了开炉以来最大的波动。

尽管波动时间不长,事后领导也安慰他说实属正常,但此事却成为邢英亮放不下的“梗儿”。

0

3

未病先防

邢英亮把本次波动的分析详细记录下来反复探索,同时也养成了一成不变的习惯。

每天上班就翻看关键操作参数的历史趋势,制定本班的操作思路,提前预判炉况走势,在班中不断验证、修正,下班后记下本班操作心得,预计下一班炉况走势。

这次波动让邢英亮想起了师傅的教导,对于高炉而言,需要的是每一个“老中医”的日常“呵护”与提前预判,“呵护”不好的后续补救,无异于“亡羊补牢”。

伴随他对炉况的判断能力和掌控力,在以后的操作中再未出现此次情况。

0

4

脉象搏动

1号m3高炉经历过爬坡期,在这期间邢英亮连续两个月加班加点守候在炉子上。

而当时已经怀孕6个月的妻子正值需要照顾,女儿也嚷嚷着假期要出门。

但邢英亮和其他“中医团队”的同事守护着高炉,兢兢业业地洞察高炉每一丝“脉象搏动”。

对妻女他满怀愧疚,但他知道家人会理解自己的选择,大高炉集聚了所有炼铁人的梦想,不允许它有半点“闪失”。

0

5

对症下药

年3月,邢英亮带着1号炉的经验投入到2号炉的开炉和生产中。

2号炉的“成长”由于“有章可循”,在外界看来似乎很“省心”,但邢英亮知道,每一个炉子都有自己的特性,复制的经验决不是万能钥匙,摸透、吃透炉子的习性,才能开出“对症”的方子。

比如“炉前倒场亏渣铁”曾一度令人困扰。

邢英亮查阅了相关炉型的所有资料,结合自己干过所有炉型的处理经验,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终于找到了打通经络的“药方子”。

一举解决了倒场亏渣铁现象,此种操作方法也列入标准化操作条例。

0

6

成为“老中医”

炉子一旦有啥“蛛丝马迹”,领导和同事总习惯性先找邢英亮。

对炉子的“特护”有啥想法,邢英亮也会主动找领导谈自己的思路。

由于工作出色,邢英亮被抽调出来上长白班,负责四个大班的生产协调和设备维护。

有人说,从12个小时到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转变,邢英亮该是轻松些了。

但邢英亮清楚,一个挚爱大高炉的“老中医”,上班思量的是炉子,下班念叨的也是炉子。

目前对邢英亮而言,不过是从过去的“12小时特护”转化成了“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守护”而已。

“老中医”邢英亮

你好帅啊

你的技术好强啊

颠覆了俺对

高炉的认识

——

邢哥,真行!

也许您会喜欢???

山钢产品再次打入“一带一路”重点项目!

集结令

山钢这波五四青春力量,请准备接收!

官宣

山钢未来三年这么干!

山钢造

全球首家度球形“黑科技”体验馆!

*点击上面的标题,即可进入阅读

END

素材提供:黄燕

编辑:房超

审核:董鹏、陈春霞

监制:张庆斌

山钢集团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qiangbuxi.net/lzy/6002.html